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防汛减灾工作视频会议
来源:社会责任处           时间:2022年05月18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517日,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防汛减灾工作视频会议,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冯文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省属监管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等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游代丽主持会议。

冯文生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必须牢牢守住防线。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企业要加强日常管理,刚性执行扫码登记、亮码通行等常态化防疫措施,加强对返(入)川员工和到高中风险地区人员排查登记和报告报备,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尽量减少人员出省离蓉,扎实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要严控会议、培训等聚集性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少外出,防止发生聚集性疫情事件。要做好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排查检测、消杀等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抓好重点防控,涉及医疗康养领域企业要严格落实从业者健康监测管理、隔离场所“三区两通道”、对外闭环管理等要求,严禁私自接诊发热患者、瞒报迟报漏报疑似病例等行为;涉及交通物流口岸企业要抓好司乘人员、后勤保障等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对冷链食品、邮件、包裹等要实施全程溯源管理。要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同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沟通,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畅通疫情报告渠道,做好信息报送。

冯文生强调,当前安全生产压力有增无减,必须牢牢守住底线。国务院安委会出台了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对进一步传导安全生产压力,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各企业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以系统思维构筑安全“防火墙”。要严把“内控关”,围绕安全生产“权责是否匹配、制度是否健全、激励是否相融、机制是否顺畅”,加强检查评估,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闭环的安全内控体系。要严把“排查关”,突出煤矿及非煤矿山、危化品、公路交通、水上交通、民航、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切实把各类风险隐患点找出来。要严把“整治关”,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要逐一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由主要领导挂牌督办、牵头整改、动态清零。

冯文生强调,当前防灾减灾任务异常艰巨,必须牢牢防住险情。我省洪涝灾害灾种多、灾害频、灾情重,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要坚持防范在先、抓早防小,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盯紧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和人群密集区,抓紧推进地灾全域综合排查整治,逐一整改销号。要加强与属地政府部门沟通联系,确保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传达到企业、到项目部、到责任人。严格按照“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制定完善的监测防控、排危除险和避险转移等必要管制措施,提前做好重点人群和项目施工点避险撤离准备。要完善应急预案和实战演练,针对不同险种、不同行业领域,细化防灾、救灾、抢险、救援等各项措施,做到“一企一策、一个项目一策”。及时储备更新基础保障物资和设施设备,科学统筹安排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救援。

冯文生强调,各省属监管企业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扛起维护一方平安的千钧重担。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突出党委书记、董事长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以清单制管理模式将工作责任细化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要切实强化综合督导检查,以“四不两直”方式为主,对各企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重点时段等进行暗访督查,对排查不深入、整改不及时、整治不到位,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责任人要层层追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引导,要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群、宣传栏等平台阵地,积极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各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对发现重大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或作出重大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会议还对省属监管企业信访稳定工作提出了要求。

蜀道集团、省能投集团、省川煤集团、省港投集团在会上作了发言。省国资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省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二、三级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