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出“精气神”,扶出“心变化”,记者直击扶贫扶志路上的“华西做法”
来源:四川华西集团           时间:2021年04月0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地处高海拔藏区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南坪镇阳坡村,以及地处川滇交界乌蒙山区的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五陵村、双河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地三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村民生活比较贫困。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华西集团开展定点帮扶,也由此按下了两地三村发展的“快车键”。

近日,记者来到九寨沟县阳坡村,成片的花椒长势喜人,不远处的文化活动中心,几位村民正放着音乐跳着欢快的锅庄舞。在筠连县五陵村广场附近,阵阵酒糟香从酿酒厂内飘出。沿着村道朝山上走,路边随处可见成片的柑橘园,村民在树旁忙碌着。

“这几个地方,都留下过华西集团倾心帮扶的‘足迹’。”这是阳坡村村干部和五陵村村干部的“心语”。在阳坡村,华西集团结合实际,在村庄周边可利用区域发展“椒香产业”,积极支持村民发展花椒种植产业,养殖中蜂发展蜜园,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华西集团结合自身优势,将建筑产业扶贫项目引入“技能帮扶”中,让村民收获一技之长的同时更多了一个增收渠道。

“华西集团带给阳坡村、五陵村和双河村的,不仅是真金白银的帮扶项目,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村民们过去对于发展产业上的一些认识,比如和村上一起开展农民夜校,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怎么发展才能脱贫致富。这些让村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思想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的信心得到大幅度提升。”采访中阳坡村、五陵村和双河村村干部们对记者说道。

阔步奔康心气足

村民发出自强奋斗“最响音”

春季的九寨沟,气候宜人。除草、修剪……36日,记者来到南坪镇阳坡村。阳坡村村民杨秀女正在花椒地里忙乎着。“我们这里海拔2000米左右,水土气候适合种植花椒。”杨秀女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对于产业、增收这些完全没有概念,是华西集团的帮扶,改变了她过去单纯只种庄稼的产业发展模式。

“花椒产业是我们九寨沟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现在我们村也加入了‘产业版图’里面。这和华西集团给‘椒农’们送技术、送项目,一点一滴带着村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分不开。”一位阳坡村村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村上花椒的面积已经有160多亩。

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采访中,阳坡村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华西集团进一步加大了对阳坡花椒种植培育基地的建设力度,一共投入20万余元用于开展花椒补种和科技支农等工作。“华西集团帮助阳坡村建立的花椒种植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已有15000株花椒苗完成种植,预计到2022年可产出干花椒近1万余斤,实现经济效益40万元。”华西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确保花椒种植基地的长期运行,华西集团还设置花椒认购基金,长期认购,解决了“椒农”后顾之忧。

“产业有了华西集团给我们‘保驾护航’,大家增收的信心越来越足,美好生活就在眼前。”说这句话的时候,记者注意到,杨秀女的脸上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华西集团帮扶力量的到来,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变了,有了一个致富产业,就又开始思考下一个增收路子。”采访中,多位阳坡村村民和村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村上的乡村旅游业态也在慢慢做起来。“以后,会有更多游客来体验亲自采摘,这种交互体验游玩方式更能吸引人。‘花椒+旅游’让以后阳坡村的前途不可限量。”

在“88”九寨沟地震后,家住阳坡村的贫困户赵代女失去了在当地每月收入2000元的一个工作岗位,就在一筹莫展之时,阳坡村村干部推荐她到华西集团的工地上务工,参与灾后重建,解了她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我们通过属地化劳务、材料分包等形式,让当地村民参与到灾后重建项目中来。”华西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地方与企业共同参与灾后重建的模式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还能帮助贫困户增收。

“贫困户及当地村民参与灾后重建,首先要接受专门的技能培训。”该工作人员介绍,华西集团充分发挥省属最大的建筑施工国企的自身优势,结合九寨沟县全域旅游思路,以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下属单位技工校为依托,打造了九寨沟产业工人培训基地,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实操训练,帮助贫困村民掌握一技之长,主动改变贫困现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思想的转变,带来的是扶贫路上精气神的“提劲儿”。

“一场脱贫攻坚战打赢了,把村民们奋斗的好胜心也激发起来了,想法和思路也更新、更宽了。”阳坡村村干部告诉记者。

如今,在村里,人人争当种植能手的氛围已经蔚然成风。顺应着这个好风气,2018年,华西集团在阳坡村引入了“积分超市”。村民们可以通过劳动评选或者参加村上集体活动等,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就可以在“超市”里换到日常生活用品。“自从有了这个超市,大家爱劳动的积极性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采访中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在这位村干部看来,“积分超市”模式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村民脱贫攻坚的主动性,也带动村民在参与善行公益、勤劳致富、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发挥更多积极性。

“感恩之心”催生文明花

“村风”焕然一新百姓心头乐

在五陵村和双河村采访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就是两个村都在开展的“五好家庭”建设。要说起这件事,还要先从双河村的“华西路”谈起。

310日,记者来到双河村。村民蒋成富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华西路”的时候,这条路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从安置点到村上的老街,步行要大概20分钟的样子。20208月,华西集团帮村上把路建好了,现在步行5分钟就到村上老街。不管是看病、买东西还是娃娃上学,都很方便。蒋成富告诉记者,除了这条路外,华西集团还为安置点做了很多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

“华西集团的帮扶工作,等于是给群众在这里安心生活,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双河村第一书记王兰对记者说。事实上,不只是双河村,在五陵村,华西集团对于村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也是做到“能满足尽满足”。小到村卫生室设备引进,大到村组路的修缮,华西集团的帮扶力量总是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一点一滴来自华西的“帮扶力量”让村里“一天一个样”,群众看在眼里,感恩之情记在心里。这也进一步拉近了群众和华西集团之间的联系。

“听党话、跟党走,华西集团帮扶队伍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干。”五陵村村干部苏均告诉记者,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了每个村民的共识。

“那个时候,华西集团的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经常跟我们说,幸福生活不仅仅是能挣到钱,而是要物质精神双丰收。”五陵村村民,同时也拿到了村上颁发的“五星级五好家庭”牌子的龚兴学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为了引导村民们健康生活、以饱满的精神过好每一天,同时也为了促进文明村风建设,华西集团和五陵村、双河村一道,联合开展了“五好家庭评选”,并且还划分了“星级”,给予物质奖励。

厨房归置整洁,院坝地面和客厅地面一尘不染,连卫生间里都闻不到一丝异味。39日,记者来到龚兴学的家中,一进门,就被眼前干净亮堂的居住环境所吸引。谈及参与“五星五好家庭评比”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龚兴学啧啧称赞,他告诉记者,过去,村上的人对卫生都不是很重视,长此以往,对身体也没有益处。“事实上评比标准还不止这些,比如孝老敬亲、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参与村上的活动是否积极等等,这些都是要做到的。”

采访中,龚兴学向记者坦言,自从参与“五星五好家庭评选”以来,不管是自己家,还是邻居家,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对比,大家你追我赶的劲头就上来了。这也正是奔向幸福生活强动力之一。”

“感恩之心”催生文明花,健康向上生活方式成了五陵村、双河村村民们的“潮流”。

联系帮扶,帮出了精气神,带出了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那股“给力”劲儿。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这里,在距离筠连县千里之外的阿坝州九寨沟县阳坡村,华西集团同样通过“扶智+扶志”, 将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同帮扶工作密切联系起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村民向优秀看齐,如今,阳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比谁家家风更好”“比谁参加村上事务的积极性高”成为村民们的普遍共识。“精神层面的‘比学赶超’风正盛,这才是全村产业发展、村民持续增收的不竭动力源泉。”阳坡村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

“扶上马送一程”更要激发内生动力

人心齐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从村上角度,培育一个产业,打造一种经济。从村民角度,帮出一阵精气神,形成一番新气象。这是华西集团以帮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核心。

如今,在九寨沟县和筠连县,华西集团以国企之名,行担当重任,挑解困帮扶大梁,以青山绿水为卷,向群众交上了一份恢弘壮阔的战贫帮扶答卷。

“回首这场脱贫攻坚战,这几年来,我们始终都认为,必须要由内而外,充分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才是帮扶的核心要义。”在开展帮扶的工作中,华西集团的帮扶队伍始终坚持多与群众交流沟通,了解其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寻找致富门路。同时,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和农村文化教育引导力度,促使群众开阔视野。“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掌握一技之长,解开发展枷锁,真正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转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除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外,这几年来,华西集团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带动作为“关键环节”,以此激发村上干部队伍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

“发展壮大全村产业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为此,华西集团深入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通过主题党日等方式,引导村上干部队伍坚持群众导向、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帮扶工作。在此过程中,华西集团还积极选派精兵强将参与脱贫帮扶工作。助力队伍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华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向记者介绍道。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在华西集团看来,党建引领的作用发挥出来,党员的活力就能得到进一步激活,示范带动力量就得到进一步增强。而这股力量,也必将为下一步各帮扶联系点继续走好乡村振兴路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