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在人工智能深度渗透、数字孪生蓬勃发展的当下,科技如何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20日,以“数智文旅 融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文旅赛道决赛于福建省龙岩市火热开赛,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生动答案。22支晋级决赛的参赛团队同台竞技,以创意为笔、技术为墨,生动展现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创新的前沿思路与丰硕成果。
经过激烈的比拼,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2件,二等奖作品4件,三等奖作品6件,优胜奖作品10件。其中,由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三苏祠博物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眉山市分公司联合申报的“以数字生命传承三苏文化”项目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据悉,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数字文旅赛道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开发的数字文化、旅游、文物创意作品及案例。参赛作品涉及文旅、科技等多个领域,参赛主体涵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多个行业。
诸多项目激烈角逐,三苏祠风韵何以穿越百年脱颖而出?且看三苏文化搭乘数字技术的这一场奇妙远航。
三苏祠:数字生命注活力 悠悠古祠展新韵
随着三苏文化大数据库的正式上线,历史文物、文化遗产和古籍文字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突破时空桎梏,以鲜活的姿态跃然眼前。三苏文化,这一拥有深厚文学底蕴和广泛艺术成就的文化瑰宝,以创新的数字化形态深度融入数字中国建设版图,让跨越千年的智慧结晶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脚。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志着三苏文化全链条体系的构建,其通过整合数字资产、解构文化基因、创新知识关联形式,打造了一个集研究、教育、开发于一体的数据服务矩阵,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为苏学研究开辟新高地。
核心应用场景的构建,如精心打造的“三苏行旅”,成功地将苏轼的历史事迹与相关文化遗址串珠成链。通过对空间的有效整合以及文化脉络的深度重构,不仅为广大“苏迷”带来了沉浸式、系统化的体验,也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关于东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此外,数据管理平台与数据运营体系的建立,通过算法仓库和通用算法能力,高效处理文化数据源,为全球苏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便捷的检索查询平台。
目前,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已汇聚了11270首三苏作品数据、6765条文物数据、90560条文献数据和14330册书籍数据,这些浩瀚而详实的数据让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及广大公众能够全面、便捷地感悟三苏文化。
作为眉山市文化品牌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苏文化大数据库的试运行启动及推广应用,是对国家《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及四川省《四川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为三苏文化的系统研究、活化利用、交流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创新应用,更是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体现。
三苏文化博大精深,而“数据要素×文化旅游”的结合,将释放出无限的价值,让历史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