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11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发表题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破万亿产融合作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深度报道,聚焦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及产融合创新实践。其中,“应收账款融资长虹模式”备受关注。
长虹依托搭建的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基于数据的并行决策”为核心,聚焦企业商业库存周转优化、生产制造效率提升、供应链资源整合、大规模柔性生产等应用场景,贯穿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产品延伸服务全流程……得益于强大的“网联”功能,长虹进一步搭建了供应链网联金融服务平台,推出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
该模式通过长虹供应链网联金融服务平台,将供应链企业与长虹核心企业持续交易信息公开给银行,对长虹链上供应商进行授信,将长虹信用和供应商信用进行“捆绑”,从而实现中小微供应商信用增值,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商品交易真实性核实难、债务人确权难、信息不对称等难题,降低了贷款风险。
在实际操作中,长虹基于“云技术+线上”融资模式,通过系统自动控制整个融资流程,包括主动清账、自动变更实际收款人信息、自动到期提示付款等,确保了融资过程的高效、安全。供应商在有融资需求时,无需抵押物即可快速获得融资,资金最快可在10分钟内到账。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供应商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也为长虹及业务合作伙伴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这样的产融互动模式之下,供应商有融资需求,核心企业有担保,金融机构有资金保障。
截至目前,长虹供应链模式已累计为25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超过50亿元的融资额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长虹还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的应用,推动培育的80余家大型子公司在核心企业开展该融资模式,为更多链上企业融资赋能,进一步发挥产融合作的价值,促进供应链成为一条真正的“共赢链”,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