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创新始终是驱动长虹发展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长虹控股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双轮驱动,在智慧家居、数字产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绿色能源、特种装备等产业领域,大力实施智改数转和AI+行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些突破性、首创性成果不断涌现。
秉承“科技长虹,产业报国”初心,长虹控股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蹄疾步稳,旗下上市子公司硕果累累。华丰科技深耕AI赛道,多维度布局构筑智能产业新底座;长虹能源则充分利用智能制造和并购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了公司生产经营的效率、品质。长虹华意亦凭借持续推进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强化了盈利能力,在行业下行期依旧实现了业绩稳健增长……
智能化产线助力华丰科技业绩大增
作为长虹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高速”与“系统”不仅是华丰科技的核心品牌标签,更是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系列。
华丰科技是长虹控股集团旗下专注于光电连接器及互连方案的高科技企业。立足国内率先从事电连接器研制的企业,华丰科技深度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装备等国家级项目,为神舟飞船、天宫实验室等提供关键连接器产品。
长虹华丰科技5G工厂自研AI工业视觉检测系统,获得国家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在通信领域,华丰科技在国产替代领域,亦有重要地位。公司是通信企业的核心供应商,目前拳头产品“高速背板连接器”已实现 56Gbps/112Gbps单通道速率的批量生产,112Gbps产品的开发预研,在国内率先填补行业空白。
实际上,作为AI服务器的关键连接组件,高速背板连接器在AI浪潮兴起之下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目前,公司产品在 AI 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场景中占据重要份额。据公司方面日前介绍,公司112Gbps高速背板连接器已完成客户的验证测试,现已有样品,具体量产时间取决于客户需求。
如今,行走在华丰科技,智能制造无处不在。公司新生产出的连接器依次通过15个工位,由20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阵列拍下产品细节,传输到人工智能“大脑”后自动分析判断产品质量,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9%。
得益于在通讯业务等领域的亮眼表现,以及高速线模组业务通过智能化产线建设并获得头部客户批量采购,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据中报披露,上半年,华丰科技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7亿元,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72%,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增长274%,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 2025 年8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相比上市首日(2023年6月27日)收盘价累计上涨300%,同期科创50指数仅上涨35%。作为国内高速连接器核心标的,华泰证券认为,公司上市2年间股价强势表现主要驱动在于国产算力板块带动以及业绩边际改善。
长虹能源智造转型结硕果
长虹能源是长虹控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核心载体,是集全系列碱性电池、圆柱形高倍率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长虹新能源5G工厂,全连接数字工厂赋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作为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长虹能源积极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通过5G+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人效提升25%、废损率下降30%-50%,关键质控100%。
近年来,公司持续打造差异化研发能力。在碱性电池领域,公司产销规模位居全球前五。
此外,长虹能源还充分发挥并购功能,推进跨越式发展。2018年,长虹能源切入新赛道,通过并购正式进入锂电池产业链。目前,长虹锂电年产能已突破5亿只,公司现为中国西部规模领先的“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锂电产品的性能优势已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在5G时代来临,物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长虹能源再次主动拥抱未来,2023年公司完成了对深圳聚和源的并购,对物联网、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进行布局,由此,公司“做大碱电、做强锂电、做新特种电池”的布局基本完成。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长虹能源在智能制造领域硕果累累。2025年1月,公司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4年度绿色工厂”;7月,公司荣获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5 年四川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具体而言,今年来,公司各业务板块“智改数转”加速落地。碱性电池业务方面,MES系统覆盖、AI视觉检测等系列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逐一落地,泰国工厂建设快速有序推进,预计年底投产运营,逐步形成“绵阳+嘉兴+泰国”碱电制造基地,打造内陆与沿海、境内与境外的供应格局。
高倍率锂电池业务方面,泰兴四期项目21700产线4月已投产,产能持续爬坡,18650产线7月已投产,随着新产线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聚合物锂电池业务方面,湖南聚和源二期扩能项目全力推进,旨在把握无人机、AIPC、智能门锁、手机换电等行业发展机遇;同时加快推进叠片工艺、多极耳工艺等技改项目,为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配套做好能力储备。
从长虹能源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3.9%、28.8%。通过AI赋能,公司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
长虹华意以“智造”巩固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华意是国内老牌压缩机企业,连续十二年稳居全封闭压缩机行业全球首位。
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商用、变频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占比稳步攀升,同时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数字化工厂建设、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及供应链协同优化等工作,强化了盈利能力。
尽管2025 年上半年,全封闭活塞压缩机行业增速同比大幅下降,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但长虹华意经营业绩依然实现两位数增长。
长虹制冷压缩机连续12年全球销量领先,全球每3台冰箱中有一台使用的长虹压缩机
近年来,公司以“精益化+数字化”为原则,全力推动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着力提升整体智能制造能力。一方面,开展实施智能化产线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包括“无人化少人化”标杆生产线、机器人+机器视觉全自动检测、5G+AGV 智能立库等改造,提升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各产业链模块的数字化系统建设,强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华丰科技、长虹能源与长虹华谊虽然所处赛道不同,但共同构成长虹控股集团“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格局。
华丰科技代表长虹控股集团在高端制造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决心,其技术突破直接支撑关键技术领域的国产化替代;长虹能源承载长虹控股集团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核心使命,其锂电和储能业务不仅是集团第二增长曲线,更与国家“双碳”战略深度绑定;长虹华谊作为全球领先的环保、节能、高效压缩机专业企业,长期致力于提升整体智能制造能力。
这些发展成就体现了一家老牌国有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