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近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西南院”)组织的2025年“雷波少年蓉城行”研学夏令营画上圆满句号。此次夏令营以“科技启蒙、文化传承、自然共生”为主线,来自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金沙镇阳光社区的12名学生,在为期5天的沉浸式研学中,以脚步丈量巴蜀文明,用童心感知科技力量,完成了一场跨越山川的成长之旅。
8月10日清晨,雷波县金沙镇阳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红旗招展。在老师们的殷切嘱托中,孩子们与父母和家乡告别,正式踏上了从壮美的金沙江畔到锦绣蓉城的研学之旅。
“想着要看大熊猫,我就忍不住在脑海中浮现大熊猫可爱的模样”“我们要把成都的故事带回大凉山”。开营仪式上,学生代表龙里方表达了内心的期待。
五天的研学时光如金沙江的流水般清澈而欢快。在杜甫草堂,孩子们与诗圣对话,在“润物细无声”的诗句中感受文化的温度;在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的金箔照亮古蜀智慧,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文明密码的惊叹;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的无人机与科技博物馆的电子设备点燃科技梦想,大学食堂的餐盘盛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宝憨态可掬的模样,不仅带来了欢乐,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在梨园会馆,功夫茶艺、水袖舞、手影、抖空竹、吐火、川剧变脸等一系列非遗表演赢得孩子们阵阵掌声,并亲手描绘心中的脸谱角色,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互动中鲜活起来;在蜀锦织绣博物馆,孩子们体验“经纬丝线穿梭”,亲手制作绣品,感受对“匠心”二字的初悟。
结营仪式上,阿正拉牛代表营员发言,“我记住了杜甫草堂的竹子、电子科大的飞机,也记住了中国能建西南院叔叔阿姨的笑容。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就像您们点亮万家灯火一样,用知识点亮自己未来的路。”当孩子们齐声唱起彝族歌谣《大山》,坚定的眼神、清澈的歌声一瞬间让人更加明白了帮扶工作的意义。
作为雷波县金沙镇阳光社区定点帮扶单位,中国能建西南院始终以教育帮扶赋能乡村振兴。“我们始终坚信用心用情的帮扶,不仅是物质上的赠与,更是视野的开拓、梦想的启迪。”中国能建西南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新在结营仪式上讲到。
在返回雷波的途中,汽车载着孩子们的歌声与憧憬驶过蜿蜒山路。忽然车厢里传来一阵阵欢呼,“快看彩虹”“彩虹是从桥的下边伸出来的”,望向窗外只见一道虹霓横跨在金沙江上。孩子们的欢呼声穿过车窗在峡谷回荡,此刻,我也看到了一座如虹的“希望之桥”正徐徐架起,一头连着孩子们的家乡,一头通向世界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