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业态新模式 构建新场景新体验
——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改造提升见成效
来源:成都市国资委           时间:2020年09月2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部署,宽窄巷子步行街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商务部“中国高品质步行街试点街区”名单的试点单位。近几年,成都文旅集团将宽窄巷子步行街改造提升作为重点工作,带领旗下宽窄巷子公司深入研究景观风貌改造、业态优化提升、5G示范街区建设等领域,探索出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商业文明跨界融合的步行街改造提升模式。2020722日,宽窄巷子被商务部确认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在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城市中保持领跑优势,成为彰显天府文化魅力、促进消费升级的新平台。

一、科学规划布局,打造高品位步行街

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少城特色风貌区(宽窄巷子二期)规划方案》《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改造提升方案》《宽窄巷子步行街业态调整指导目录》等,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业态规划等多个层面,推动宽窄巷子街区全面改造提升,进一步推动街区商旅文融合业态的深度调整和全面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品位步行街,搭建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重要平台,培育扩大城市消费的有效载体。

二、强化文化内涵,大力彰显城市品牌

一是做优特色景观风貌。提炼宽窄核心精神,打造“宽窄”文化游憩空间,增加白夜(成都著名画家何多苓的雕塑“思考的兔子”)、眉州东坡(中国当代雕塑大师李象群的雕塑作品“苏东坡”)、诗婢家(成都知名艺术家许燎源的公共艺术装置“文脉永续”)、金熊猫(成都知名艺术家许燎源的公共艺术装置“胸有成竹”)等艺术装置,重塑“德门仁里”等一批文化场景。二是强化品牌营销。联合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策划举办宽窄茶会、我和我的祖国、闻香识宽窄等系列节事活动,充分展现宽窄文化、推广宽窄品牌。首开成渝双城联动,推出“宽洪大量”(宽窄巷子+洪崖洞)、“贰人世界”(宽窄巷子+重庆贰厂)CP合作,策划开展双城联动城市营销系列活动,积极开辟成渝两地文旅商产业振兴新路径,实现导流转化。三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等网络媒体,构建宽窄新媒体矩阵,形成宽窄“风物闲美”等线上线下融合IP品牌;启用“咖啡+、文创+、演艺+、网红+”的“4+”策略,再塑老成都生活美学空间。特别是疫情期间,上线“宽窄天猫旗舰店”,激发更多终端商户的市场活力。

三、优化业态结构,加快促进消费升级

一是优化街区业态。宽巷子重点引入以川菜、川茶、川酒及具备本地特色文化标签类业态,窄巷子重点引入以文创、民谣、艺术、书店类优质业态,井巷子打造创意文化市集,南北沿线打造网红咖啡区,促进宽、窄、井三条巷子业态优化提升。2019年,调整后的文创零售由37%提升至39%,文化体验由21%提升至23%,餐饮业态比例由34%下降至30%,住宿业态8%持平。同时,针对街区内餐饮企业数量多、集聚度高的特点,推动餐饮菜单标准化及餐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二是拓展商业空间。打造宽窄匠造所、宽窄演艺谷等一批引领性、支撑性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拓展街区商业、文化、创意、美食体验空间。“宽窄匠造所”秉承“匠人、匠造、匠心”的精神内涵,打造国家级的城市文创成果展示窗口和文创商业创新的体验场所;项目已与810日正式亮相,预计国庆前实现全面营业。“宽窄演艺谷”将重构街巷空间和建筑风貌,打造国内首个多功能院落演艺美学街区、以旅游演艺引领夜间经济的时尚街区,与宽窄巷子一期在空间上实现商业动线连接,合力建设世界级的“宽窄巷子文化旅游区”。三是发展首店经济。以“首店+品牌”为核心,引入鹪鹩民宿、三联24小时书店、阿拉比卡咖啡全国旗舰店、泡泡玛特手办文创全国景区旗舰店等,带动街区加快业态升级。四是突出发展夜间经济。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宽窄市集、汉服时装秀、传统手工艺体验、24小时不打烊书店等夜间游购活动,点燃成都夜经济。宽窄巷子成功入选成都35个夜间经济示范点。

四、建设智慧街区,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5G智慧街区建设,搭建“科技+消费”智慧运营平台。推出宽窄云智慧游平台,整体接入客流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物联管理、信息管理、消费体验六大模块,打造设施智能、营销精准、服务便利、放心安全的“智能街区”,成为“全场景正引流+新消费体验+智慧化管理”三位一体的全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典范。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新消费体验样板,形成基于整条步行街的餐饮、景点游玩、购物、出行、休闲娱乐等一体化服务信息,创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消费场景,为人们提供“住得下、留得住、吃得好、玩得好”的智慧步行街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

2020810日,“品质新消费 宽窄最成都”全国示范步行街揭牌仪式在宽窄巷子东广场隆重举行。下一步,宽窄巷子将持续深挖文化内涵、优化运营模式、创新消费场景,积极诠释根植于成都文脉的创新与蝶变,成为成都促进消费升级的“发动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