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铁投集团强化“五个结合”推进脱贫攻坚
来源:群众工作处           时间:2016年12月02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省铁投集团及所属路桥集团积极投身参与广元朝天区、昭化区,巴中南江县,阿坝金川县等地区脱贫攻坚,立足帮扶对象实际,找准企业自身优势,把精准扶贫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劳动力就业、教育助学有机结合,扎实开展各项帮扶行动,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产业扶贫项目一揽子协议有序实施。

一、把精准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作为省级基础产业综合性特大型企业,省铁投集团立足行业优势,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化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手段,切实帮助联系贫困村实施道路交通改造。在朝天区,出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5.4公里村道平整改造,完成61亩移民安置点场平工作,为解决大滩镇自然村出行难问题和移民安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南江县,出资1884.48万元援建东榆镇桥坝村安(家坝)桃(红)乡村公路,并将其打造为“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该公路将结束3个村不通公路的历史,解决桥坝片区4个精准建卡贫困村1500余户5000余人交通出行问题,进一步带动以桥坝为核心的连片精准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安岳县,拟出资48万元为高木桥村实施村道改造,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二、把精准扶贫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

公司坚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利用政策杠杆引导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贫困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奖代补、农民投入为主,信贷补充为辅”和“借出脱贫新天地”的方式帮助发展产业,助推精准脱贫。一是创新产业发展机制。资助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对全村核桃、土鸡、黄羊、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进行集中种养管护,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农户自筹股金入股,助推农户增收。目前,已向全村107户在家农户发放了5000余只当地土鸡鸡苗,待土鸡长大后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对外销售。二是产业扶贫精准到户。按照1+2+5模式,全力帮扶孙云廷等15户贫困户建设黄羊标准化小区圈舍,根据建设标准为每户贫困户提供200300500/m2不等的资金补助,帮助新建羊圈面积达1000m2,引导贫困户自助壮大产业发展。今年年初已帮助贫困户销售黄羊100余头,实现经济效益达10万余元。三是引导整合山区资源。帮助当地管护好现有的1500亩挂果核桃树,力争通过今年新植,使全村核桃产业达到3000亩规模,采取林下套种的方式,实现中药材、万寿菊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公路沿线标准化种植产业带,为老百姓短中长期实现创效增收。四是着力打造产销完整链条。依托目前已经建设的“南江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紧跟全省大数据战略步伐,深入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计划,通过淘宝、微商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好省工商局捐助的桥坝注册商标,加快桥坝村村级淘宝对外销售渠道的发展。

三、把精准扶贫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充分发挥公司战略板块和省级投融资平台的资源优势,把精准扶贫工作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在朝天区,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当地重大交通项目投资建设2个,拟规划投资综合地产项目1个,有效推动地方城乡总体规划和扶贫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有机结合,建立形成完整的城镇化规划体系。在南江县,以“抓基础、兴产业、同步建成小康”为目标,与县政府就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地产开发、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石墨产业开发等多个项目达成一揽子投资合作意向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投资规模达263.08亿元。其中,所属上市公司四川路桥负责实施的南江县天池乡、柳湾乡、东榆镇三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投资4亿多元。

四、把精准扶贫与促进带动就业相结合

公司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促进扶贫地区劳动力就业。一是依托在建项目工程解决一批贫困劳动力就业,摸清联系贫困村及周边贫困村贫困劳动力情况,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劳动力,介绍其到公司出资援建的安桃公路打工,实现了农户在家就近就业;二是组织开设“农家课堂”,邀请省农业厅植保站专家为贫困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增强其产业发展能力;三是搭建劳务输出平台,目前正在积极与当地村两委对接劳务输出有关事宜,将对具有一定劳动技能,有一定文化程度人群实行就业帮扶。

五、把精准扶贫与帮扶助学相结合

针对金川革命老区教育的实际困难,为防止因学致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公司一次性注入资金300万元,在金川县设立了“省铁投集团教育扶贫爱心基金”,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提供教育资助,拟在未来五年内帮扶学生500名以上。今年,首批127名贫困学生将从中受益。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