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投资基金公司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国资委党委“国企入凉”工作安排,紧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发挥基金优势,统筹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六大帮扶工程”,全力推进对口帮扶甘洛县新市坝镇约子村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实施帮扶项目12个,投入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协调到位财政和社会资金200余万元。
一、实施“攻坚作战工程”,形成帮扶合力
公司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王东明书记“五个围绕五个全力攻坚”的部署安排和省国资委徐进主任“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保证完成政治任务纵深推进”的工作要求,把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攻坚作战,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员参与合力推、驻村干部定点帮的“四位一体”全覆盖帮扶局面。一是靠前指挥挂图作战。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帮扶领导小组和驻村工作组,制作产业振兴投资基金帮扶约子村精准脱贫作战图,围绕脱贫目标和帮扶总体规划、年度规划,分解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精准施策,现场验靶、逐户销号,全面接受帮扶群众监督,倒逼帮扶到位、措施落实。二是全员结对合力攻坚。统筹整合公司本部和旗下机构力量,建立以公司领导挂帅、支部合力攻坚、部门机构联动、党员引领示范、员工全面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结对帮扶机制,集中力量开展结对帮扶、精准帮扶,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实行公司领导挂帅帮扶,每人结对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联系指导1-2个党支部结对帮扶工作;中层干部定责帮扶,部门和旗下机构负责人对本部门机构帮扶工作负全责,同时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全体员工结对帮扶,2名以上员工合力帮扶1户贫困户,做到72户建档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不漏一户一人。建立帮扶民情日记,制作并悬挂《结对帮扶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由谁帮、怎么帮、帮什么、什么时间入户帮助等情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是统筹资金有力保障。将帮扶资金纳入预算,计划总投入750万元,每年投入150万元。公司党委鲜明提出,只要是看准找准的好项目坚决给予资金保障,绝不吝惜一分一厘。在资金使用上,建立专项资金管理、专账核算和报账制度,确保把帮扶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二、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提升引领能力
打赢脱贫摘帽这场硬仗,关键在于坚强有力的基层党支部。帮扶工作启动后,我们把约子村阵地建设和党建扶贫工作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放在帮扶工作的首位重点扶持。一是建强带头人队伍。由党委组织部和工会办公室对帮扶工作具体负责,从熟悉党务和基层工作的员工中选派“能力强、会干事、最放心”的同志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驻点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村“两委”干部外出培训学习,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和本领。二是建强战斗堡垒。投入资金15万元,对约子村党建阵地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了全面打造,健全完善村“两委”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资料,协调和购置图书资料8000余册,丰富完善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和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等,得到甘洛县委以及相关部门的肯定。三是打造党性锻炼基地。将扶贫工作与开展党性教育相结合、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在约子村打造产业振兴投资基金党性教育基地,每月组织党员到村开展党性锻炼和志愿帮扶活动,达到增强党性和帮扶主动性、积极性的锻炼目的。目前,已组织18批60人次到村开展实践锻炼,指导帮助精准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解决具体困难问题。同时,主动联系社会力量,协调成都医学院、川师大等省内知名大学,在约子村联动打造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医疗和防艾防毒宣传宣讲等志愿服务,拓宽社会多元参与路子,受到村民的欢迎和好评。
三、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增强造血功能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在于产业支撑。坚持以产业帮扶为核心,帮助建立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一是抓“两小”项目脱贫摘帽。采取整合资源补一点、公司帮扶拨一点、结对帮扶捐一点、村民自立掏一点“四个一点”的办法,帮助精准贫困户养殖川藏黑猪和小家禽,在房前屋后栽种山红柚、核桃等果树,确保户户都有“小养殖”,家家都有“小庭院”,以短平快的“两小”项目实现脱贫摘帽。目前,已投入资金20余万元,为每户贫困户发放鸡苗70只、其余户50只,确保精准贫困户今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二是抓“三基地”建设稳定增收。按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致富能人+集体经济+贫困农户+金融保险”的“六方联动”机制,计划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帮扶建立肉鸡养殖孵化基地、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养殖基地已经完成规划设计,核桃种植基地在已栽植30800株的基础上,计划投入100余万元再栽植1500亩、9万株“盐源早”优质核桃和中药材菊花,核桃1年挂果3年进入盛产期,菊花当年实现收益,形成长短结合、持续稳定增收的优势产业。目前,已组织村民完成市场考察和技术培训工作,成立专业合作社,村民积极性高涨。三是抓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要致富,先修路。投入资金20万元,完成3公里入户道路硬化,新修建村民下山便民道,彻底解决天晴“扬灰路”,下雨“水泥路”和学生上学下山难的问题。争取省财政资金25万元,新修建5.8公里环山路基础工程。协调县财政出资150万元,完成2.57公里通村路硬化,实现了进村入组道路硬化目标。
四、实施“智力扶持工程”,激发内生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在于增强群众感恩自强的内生动力。坚持把村民素质提升贯穿帮扶始终,大力开展智力帮扶工作。一是感恩教育提振精神。公司领导带头到约子村开展讲党课活动,党员先锋队和驻村工作组常态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和防艾防毒等宣传,使村民进一步增强了文明意识和自力更生精神。二是《村规民约》约束行为。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文明卫生新农村,帮助建立“村规民约”,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是技能培训提高本领。通过邀请专家和选派公司业务骨干,组织开展肉鸡养殖、核桃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专业培训和劳务培训20场次,培训村民1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五、实施“爱心温暖工程”,解决群众困难
打赢脱贫攻坚战,底线在于全面落实基本保障。着眼群众所急所盼,多办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把对口帮扶的过程转化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一是解决困难送温暖。结合“扶贫日”、节假日和党性锻炼等活动,深入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帮助精准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群体解决具体困难问题,把党的关爱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中。二是“彝家新寨”树新风。投入资金44万元,新建住房的32户精准贫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维修加固的40户精准贫困户每户补助3000元,充分调动群众建房积极性。三是民生工程暖民心。帮助实施全饮水项目,为德足组新修建1个提灌站、铺设2800米饮用水管道,解决350亩耕地灌溉和村民饮水问题。同时,完成了民俗活动坝子建设,启动幼教点、公厕等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项目建设,用真帮实扶的务实行动温暖民心、展示国企形象。
六、实施“帮扶拓展工程”,实现合作共赢。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依托产业发展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在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保证完成政治任务纵深推进的同时,我们立足约子村,把帮扶工作向甘洛县和凉山州拓展,以基金优势撬动凉山产业发展,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惠共赢。一是建立合作长效机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举行高层互访和项目推介等活动,发挥基金优势全面加强与凉山州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巩固帮扶成果。二是启动开展项目合作。目前,我们已与凉山州政府达成合作共识,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达50亿、首期规模6.25亿的凉山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凉山农业产业发展。同时,拟计划与凉山州或甘洛县签订战略协议,合作设立一支扶贫解困的公益性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培训和生活困难、上学困难等具体困难问题。三是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国资委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凉山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基金放大和撬动作用,主动加强与凉山州的对接力度,进一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方面深度合作,探索一条产业扶贫的基金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基金优势,深入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以全面完成帮扶目标任务的优异成绩,更好展示国企形象、基金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