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金融精准扶贫主力军
来源:群众工作处           时间:2018年09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始终坚持“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的理念,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作为四川农信的头等大事落实到行动上,既高度重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又高度重视联系点定点扶贫工作。

一、聚焦目标任务,构建三个机制推动落地落实

省联社作为省直部门共有4个精准扶贫联系点任务,分别是作为牵头帮扶的广安市前锋区会龙村,参与帮扶的阆中市岳林垭村、天林乡五龙村和甘孜州道孚县桌卡村。同时,还主动衔接了定点扶贫兴文县共乐镇毛村。此外,各级党政向辖内各行社下达了180个精准扶贫联系点任务,四川银监局向省联社及系统内20家机构下达了结对帮扶18个深度贫困县的任务。为确保按期完成“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省联社构建了三项机制,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一)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委书记统揽、班子成员分管、部门协力配合、各级行社落实、干部职工参与、第一书记驻点。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对接机制,共建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印发《四川农信系统“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职责及任务清单》,明确系统内“五个一”帮扶力量责任和分工,强化工作落实,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二)构建精准严格的责任机制。明确各级行社理(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落实牵头部门,落实奖惩机制,单列扶贫信贷计划,印发文件规范了驻村帮扶力量选派、调整(轮换)管理工作,健全了台账管理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做到“尽职免责、失职问责”。实行巡查督查制度,有力督促和推动了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结对帮扶脱贫攻坚扎实深入。

(三)构建统一规范的制度机制。全面部署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工程”,按年印发《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根据省脱贫办、人行成都分行等要求及时印发《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办法》《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实施方案》等精准扶贫制度文件,规范推进系统精准扶贫工作。

二、三项举措并进,切实提高扶贫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一是创新“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率先创新推出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主动将12项指标精简为4项(诚信度、劳动力占比、劳动技能和人均纯收入),同时将“期限+年龄”放宽到65岁。至6月末,省联社定点帮扶贫困县扶贫小贷余额4.33亿元,其中定点帮扶贫困村扶贫小贷余额141万元。全系统扶贫小贷余额160亿元,占全省同业的85%以上。二是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由单户最高额度5万元提高至10万元,单笔最长期限由2年提至3年。至6月末,省联社定点帮扶贫困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25亿元,其中定点帮扶贫困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40万元。全系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465亿元,比年初净增24亿元。三是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支持产业带动扶贫。至6月末,全省农信系统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11亿元,惠及近1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四是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创新“支农再贷款+特色农户贷款”和“整村推进”工作模式。累计投放贷款16亿元,帮助7.5万户少数民族群众结束了“人畜混居”“逐水草而居”的历史。在凉山州探索“整村推进”工作模式,累计完成2652个行政村的“整村推进”工作,零不良贷款的信用村已达998个,为凉山州脱贫攻坚和重塑信用环境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创新“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自主研发助学贷款系统,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累计投放超过11亿元,帮助近10万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

(二)优化织密服务网络。一是优化物理服务渠道。至6月末,省联社定点帮扶县农信机构已布放自助机具158台、POS2170台、EPOS733台、农惠通自助终端44台。全省农信系统布放ATMPOSEPOS等金融机具10.4万台(套),建立3.6万个村级金融服务站(点),发行银行卡7047万张,金融社保卡2787万张,覆盖了全省91%的乡镇和88%的行政村。二是优化自助服务功能。上线HCEAPPLE PAY余额查询和取款等新型业务功能,开通了“卡贷通”“e贷通”自助业务功能,为农户提供了智慧、便捷的金融服务。三台农商行因便捷服务受到央视《全球财经》栏目报道,在全球180个国家进行了转播。三是优化电商交易平台。利用“蜀信e?惠生活”农村电商平台让“悬崖村”在内的贫困村均可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至6月末,全系统“蜀信e?惠生活”平台注册用户33.6万户,入驻商户1.8万家,上架各类商品3.6万款,完成交易44.8万笔,交易额7648万元。

(三)全力做好对口帮扶。一是人员帮扶到位。2018上半年,在省联社扶贫联系点新选派了4名干部脱产驻村,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制定长短结合的帮扶计划,切实做到“人到、心到、情到、行到”。至6月末,全系统择优选派第一书记67人、驻村干部70人,其中向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选派第一书记22人、驻村干部25人。二是资金帮扶到位。2018上半年,省联社定点扶贫联系点共捐赠、协调资金104.05万元,省联社机关工会以购代扶了11.91万元道孚特色农产品,向凉山州昭觉“悬崖村”捐赠250万元支持货运索道维护,帮助发展产业、解决销售和改善运输条件。全系统结对帮扶6259户贫困户、20653人,捐赠、协调各类资金13245万元,帮助贫困户新建、修缮房屋1675户面积143090平方米,建村社道路380公里,修缮学校10所,参与建设美丽新村65个,建健康小屋11个,解决安全饮水惠及人口10931人,积极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党建帮扶到位。2018上半年,省联社党委捐赠100万元党费用于道孚桌卡村发展集体经济,同时积极开展支部共建,有力地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至6月末,全系统建立党建示范点20个,选派了“金融村官”3928名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大力提升了贫困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四是教育帮扶到位。在联系点捐赠250万元资金设立“教育救助基金”,已发放17万元救助金救助97名贫困学生。共录用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65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2018上半年,外聘了广安前锋区33名贫困大学生参加外拓营销,助力贫困学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三、持续加强督导,金融精准扶贫卓有成效

(一)深入开展督查督导。2018上半年,省联社5次接受省脱贫办组织的交叉检查、督导、暗访等工作,其中3次作为带队单位,先后19人次赴金口河、前锋区、道孚县、阆中市、康定市,共走访农户640户,访谈县乡村三级干部90人,查看项目58个,发现突出问题16个,提出工作建议17条,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有效发挥出考核“指挥棒”的威力,确保了精准扶贫实效、精准脱贫质量。

(二)金融扶贫卓有成效。通过广大贫困户的自力更生,在县乡村各级基层干部的艰苦努力和定点扶贫单位的帮扶下,前锋区2016年实现了县摘帽,阆中市岳林垭村2016年、前锋区会龙村2017年实现了村退出,2018年阆中市五龙村、道孚县桌卡村退出的“一低五有”和贫困户“一超六有”目标也基本能实现。20187月,省联社获省委省政府“2017年定点扶贫省直部门(单位)先进”表彰,省联社精准扶贫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推荐参加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评选表彰,全系统有11名同志被四川银监局评为“金融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下一步,省联社将按照“三大工程”要求,持之以恒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紧紧扭住“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合金融机构特点,以支持产业发展、激活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内在生产力为重点,全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凉山州地区,进一步部署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力度。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