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让青春闪耀在扶贫路上——魏刚强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群众工作处           时间:2017年07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魏刚强,男,汉族,四川成都彭州人,198512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201512月被四川路桥集团下派到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在驻村帮扶工作期间,该同志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细化帮扶措施、落实帮扶项目,坚决贯彻并认真执行脱贫攻坚中的相关要求,做到吃住在村上,积极与地方干部对接交流,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所在的东榆镇桥坝村2016年底已顺利通过脱贫攻坚达标验收,驻村帮扶工作得到了地方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访问民情,掌握村情明思路。

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村,位于东榆镇西北部32公里处,与广元市旺苍县交界,海拔1200米,全村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41553人,贫困发生率为53.07%,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学、因交通环境极差。该同志到村后,为掌握贫困户真实情况,积极与村社干部对接,对全村8个社141户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其中4社、7社、8社交通环境最差,甚至部分贫困户家根本不通公路,大部分贫困户住的仍是土坯房,走的是泥泞路,“柴草满门、牛粪满地”是当时农户家庭的真实写照,以农耕为生产的农户体弱多病完全“靠天吃饭”,产量低,耕种成本高,劳动力缺乏,导致很多“山田”闲置,全村多数人束缚在贫困的“茧”里,不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破茧”。该同志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积极主动向公司和地方党委政府报告,分析问题的症结,准找了致贫根本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公司一同确定了2016年桥坝村定点帮扶工作方案计划,明确了帮扶思路。

二、真抓实干,精准发力解民忧。

(一)落实公司帮扶项目,做好上下衔接。

“我们这里原来就困难得很,因路不通,物资拿不出去,我们就是赶个南江,要天不亮走一个小时的路到村上,再坐一个多小时车去镇上,我们背个土鸡去卖,20元钱一斤,除开来回车费30元,再吃10元,就去了40元,一个鸡卖的钱就去了一大半,扣除成本后根本换不成钱”这是四川路桥下派驻村干部魏刚强等人走访贫困户孙思煜时记忆最深刻话,可见行路难是制约村民致富的主要矛盾,也是老百姓多年来的心愿。

正所谓“一路通,百业兴”,四川路桥集团党委在得知贫困户这一普遍愿望后在原计划的帮扶工作方案中作出临时调整——由四川路桥集团出资2000余万元为当地援建一条宽6米,长7.139公里的致富通道“安桃路”。经过一年时间的施工修建,该道路现已全面完成并交付使用,突破了当地的交通不便的瓶颈,彰显了四川路桥企业精神,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4个贫困村经济产业的发展,解决了1500余户5000余人行路难的问题,此举措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极力拥护,为全村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驻村期间该同志积极参与到公路项目建设和四川路桥易地扶贫搬迁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协调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公司帮扶工作的上下对接,当好施工单位与地方政府及群众之间的中间人,解决好各类矛盾纠纷,宣传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确保了工程项目得到了有序开展,由四川路桥组织施工的“安桃”致富路和聚居点工程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二)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扶贫攻坚不落下一人。

该同志在驻村工作中,主动融入当地环境,积极配合好省工商局第一书记、省农业厅农技干部及村两委工作,与地方干部搞好关系,积极参与镇、村(社)会议,积极投身地方扶贫工作中。该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好各级有关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法规,做好政策宣传服务工作,多次入户座谈,与贫困户拉家常,建立情感,鼓励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念,激发内在动力,因户施策,制定了详细的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把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项目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户贫困户,尤其是对不在家和长期在外务工的贫困户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宣传政策,了解生活状况,做到了扶贫攻坚政策不落下一人,大力鼓舞老百姓建新居抓产业,抢抓精准扶贫开发大好历史机遇;通过这一带动,如今桥坝人民的安全出行得到了解决,桥坝人民的安全住房得到了大规模新建,桥坝人民的医疗卫生得到了保障,桥坝人民的产业增收得到了提升,桥坝人民的穷根思想意识也发生了蜕变。

三、因户施策,真帮实扶暖人心。

帮贫扶困,因户施策,因需施策,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是四川路桥下派驻村干部魏刚强等人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用心为村民办事的具体措施。在公司开展的结对帮扶一对一活动中,该同志做了大量基础性资料,对每户贫困户家庭情况,人员结构,子女教育和种(养)植(殖)业情况都能一一道来,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结成对子30户,解决了贫困户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桥坝村安家坝六社贫困户孙云廷患长期慢性病,无法干重活,因有养羊经验,经过驻村干部魏刚强等人多次入户劝说和政策宣传使其建设了南江黄羊标准化小区圈舍,新建设羊圈72m2,得到建设补助金3.6万元,参与到地方推出的“125”借羊还羊致富模式当中。同步带动了16户贫困户,新建羊圈达1170 m2、争取政策补助金达60万元,实现了“一只羊”承载的致富梦。去年底,经过省工商局和四川路桥集团帮扶单位搭线,该同志为桥坝村贫困户一次性销售黄羊肉3000余公斤。贫困户孙能德本人残疾,长期卧病在床,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家庭负担尤为沉重,通过魏刚强等人的帮扶,该农户在聚居点建设了新房,修起了羊圈,壮大了产业发展,并帮助介绍了其中一个儿子到四川路桥集团就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务工,实现了长期稳定增收;贫困户孙虎、孙勇两兄弟由于子女上学压力大,通过结对帮扶介绍到了由四川路桥实施的村内项目建设中务工,同时带动了本村近35人实现在家就业,实现人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贫困户鲁永俊由于儿子去年生重病,女儿上大学导致贫困,通过结对帮扶介绍到四川路桥村内实施的聚居点建房项目中务工,协调提前支付了工资解决了女儿上学困难,同时魏刚强以个人的名义对新考上大学的女儿捐赠了一部手机。(另外通过介绍聚居点建设还吸纳了近50余人当地就业务工,为当地农户增收近40万余元,人均达8000元)……在结对帮扶中,驻村干部代表集团公司为全村贫困户发放结对帮扶慰问金6.2万元,发放物资折合2万元,在“爱心扶贫日”当天捐款1万元,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为桥坝小学80余师生捐赠了校服、书包等慰问物资,结对帮扶成效得到了地方政府及群众的大力称赞。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的来说,他们的心理其实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在驻村帮扶期间,四川路桥下派的驻村干部魏刚强等人用真情打动了贫困户,用行动证明帮助贫困户的决心,坚持把群众的心事装在心上,把责任抗在自己的肩上,他们这些所做的一切,桥坝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四川路桥下派的两位驻村同志务实的工作作风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也曾经多次在与村民召开座谈会上表示,桥坝村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家乡的翻新改变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脱贫攻坚使命光荣,庆幸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在脱贫攻坚路上,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