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野草——吴昊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群众工作处           时间:2017年07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一大批优秀的扶贫工作者无私奉献,撸起袖子扎根在贫困地区,打造了展示扶贫成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四川发展公司的吴昊,自澳大利亚学成归国后,一直从事PE股权投资业务,为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和四川发展扶贫工作安排,毅然投身到扶贫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友谊之桥的“建设者”

在投身扶贫工作以来,为探索慈善基金会社会公共扶贫平台的模式,吴昊积极参与到四川发展慈善基金会的筹建工作中,20153月基金会成立后成为了省属国有企业第一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并被省国资委确立为四川国资系统公益捐赠平台。吴昊同志被委以重任,担任基金会秘书长至今。他充分发挥基金会平台优势,搭建了一座四川发展公司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友谊之桥。

慈善基金会以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帮扶及乡村教师文化素养提高为重点,建立助学机制、设立专项助学金,发挥基金会整合社会各方爱心力量的优势,积极开展智力文化扶贫。基金会成立两年多来,吴昊同志在甘孜州白玉县、乐山市马边县、阿坝州红原县等地牵头启动实施了“暖冬爱心”行动、“美丽乡村图书室”、“最美乡村教师关爱行动”、“美丽乡村图书室”、“心愿快车”等一批教育公益项目。同时组织公司以及省内外高效、企业爱心志愿者小分队,多次深入藏区彝区农牧区家庭和学校,精心组织各种爱心帮扶活动,为贫困群众带去了爱心文清,让边远的民族地区接受了更多的外界信息,促进了贫困人口文化素养的提高。

2015年爱心暖冬行动中,他与志愿者前往白玉县纳塔乡中心小学,该校学生来自牧民家庭,家长长期不在身边,生活非常拮据,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吴昊当即表示资助一个困难学生,拿出自己部分工资帮助该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其添置生活、学习用品。

截至目前,吴昊同志已牵头组织基金会在白玉、马边、金川、屏山等8个贫困县区开展实施了包括爱心暖冬行动、最美乡村教师、贫困学子助学金在内的43个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175.9万元。

二、深植希望的“引路人”

在扶贫工作中,吴昊同志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专业知识,以产业投资为抓手,努力增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努力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换。

2013年起,吴昊同志从争取社会资本投入贫困地区、协助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全面开展产业帮扶工作。一是牵头完成对“5.12”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羌山农牧495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目前羌山农牧已在新三板挂牌;二是积极参与到凉山州四川国源农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源农投”)的组建工作中,专门致力于凉山州现代农业的投资。目前,国源农投公司已储备产业扶贫重点项目11个,设计投资额40亿元,并在成凉工业园、西昌市、喜德县等地启动实施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基地建设合作示范项目;三是参与组建甘孜州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参与组建与甘孜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共同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预计将为当地产业发展引入社会资本8亿元,并带动相关资金投入50亿元;四是作为四川发展在帮扶地区设立的企业与当地政府沟通的桥梁,积极协助天瑞矿业与马边县政府沟通对接,加速推动采矿权获取,加快总投资达22亿元的磷精矿采选项目和磷精矿管输项目建设;五是参与四川发展国辰公司对阿坝州红原县红原天域牦牛乳业有限公司7000万元可转债投资项目,目前红原乳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带动了该县约30%牧民脱贫,同时,积极参与到四川发展金融类子公司对贫困地区重点开展的各类金融服务中,包括凉山州会理县橄榄产业建设项目资金担保、甘孜州炉霍县华康水泥融资等项目;六是帮助白玉县麻绒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协调210万元资金建设便民超市、菌类加工基地和芫根加工车间三个项目,2016年已为当地群众人均增收680元,使得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提前达到3100元国家验收标准。

三、白玉高原上的“戍边杨”

20154月,就职于四川发展直接出资企业三新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吴昊听闻自己将作为派驻白玉县的工作人员时,他是兴奋的,但当他看到结婚不到3个月,甚至没来得及举办婚礼的妻子时,他是矛盾的,白玉县是甘孜州交通最不便利、贫困面最广、扶贫基础最薄弱的县区之一,从成都出发乘坐飞机到康定机场后,仍需一天车程才能到达白玉县,在白玉工作期间,吴昊数次放弃休探亲假的机会,与新婚的妻子仅能通过电话联系,一年仅见面45次,两年期间在一起时间不超过3个月。

“对于家庭来说,我是丈夫、是儿子,但对国家和扶贫事业来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不断追逐自己的初心”。困难并没有吓倒吴昊,带着妻子家人的祝福和组织的信任,踏上白玉之路的吴昊想通过自己的双手给白玉带来改变。

在挂职白玉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期间,他克服了高原缺氧、语言不通等种种困难,认真入户排查,在困难老乡家中走访慰问,调研产业发展项目,整理各类报告14篇,争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210万元。从县发改局调任到县扶贫移民局担任副局长,主要负责内业资料验收。验收期间,他用1个月时间,足迹布满白玉县8个乡镇、17个贫困村,对所有资料逐一核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在2016年的精准扶贫验收工作中,他所检查过的资料没有出现一个错误。凭借着优异的工作表现,吴昊同志在2016年被评选为白玉县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四川发展公司也被推荐为2016年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同年,中国白玉县委通过了吴昊同志的入党请求,吴昊同志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书写了无悔人生,在他帮助过的藏民心中,他就是那棵屹立在白玉高原上的“戍边杨”。

在白玉县工作期间,他为当地积极出谋划策,深刻总结扶贫工作规律,提出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思路,通过多方努力,为当地争取扶贫资源。他对当地百姓充满情感,对工作充满热忱,让当地政府、帮扶群众牢牢记住了这个来自大城市和国有企业、认认真真做事的年轻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2017年,吴昊同志挂职期满,从白玉回到了成都,但他对白玉的关注没有改变,对贡献白玉、投身扶贫事业的决心和意志没有改变,回到公司后他认真推选寻找接替自己进入藏区工作的同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诺言,他始终相信,倾力倾智只是基础,在贫困地区工作,还要倾情,唯有扶贫工作者的无私工作、扎根岗位奋发努力,社会力量不断的投身和关注扶贫事业,才能早日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让贫困地区地区早日脱贫,让这些地方的人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