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群众工作处           时间:2017年07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王宏斌同志,男,47岁,彝族,大学本科,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凉山分公司总经理、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普格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按照普格县委、县政府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能投集团下派王宏斌同志为驻普格县耶底乡各洛村驻村工作组长,他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要求的驻村扶贫攻坚的各项指标任务,还着眼于全县扶贫攻坚的难点,以创新攻坚扶贫的模式为普格县扶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抓好驻村扶贫攻坚工作,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普格县耶底乡各洛村地处普格县东北部,距县城约有54公里,平均海拔2600,辖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共9345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7328人),系彝族聚居村。该村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陈规陋习严重,农民科技知识水平低,等、靠、要思想观念突出是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王宏斌同志,按照扶贫攻坚提出的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要求,通过派驻村第一书记,创办农民夜校,把党对农村贫困户的关心带给每一位农民,激发了广大农民脱贫攻坚愿望的动力。在能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380万元解决该村基础设施,93户的集中安置住房、用水、用电等问题,使该村从2016年初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600元到2017年初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3600元,基本实现扶贫攻坚提出的四好目标要求。
    二、创新扶贫攻坚模式,以产业扶贫带动脱贫攻坚步伐

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国家贫困县,广大农村的彝族农民以养羊为主要经济来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但无较好的销售市场,销售市场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普格县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加快普格县脱贫攻坚步伐,助推全县贫困建卡户通过畜牧产业精准脱困,王宏斌通知通过能投集团大力支撑,王宏斌同志创新实干带动精准助脱贫产业扶贫模式,引进全国唯一一家畜牧业上市企业河南三阳畜牧公司入驻普格,河南三阳畜牧有限公司对普格县人民政府,四川能投集团在普格注册成了普格县三阳畜牧有限公司。该公司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前期计划投入3亿元人民币,合力建设西南地区小尾寒羊养殖基地,集种养培育、羊肉繁育、屠宰加工、冷链运输、产品销售以及生物保健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以普格县为中心基地,周边宁南县、布拖县、昭觉县为分基地,两年内投放10万只种羊,三年内出栏30万只优质肉羊,至2020年,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市场辐射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地。基地采取“1+12”的扶贫模式,以政府主导、企业带动、金融支持、保险托底、农民致富的带动方式,采取公司+农户+回收+资金支持+脱贫致富的养殖保障模式,养殖贫困户在银行免息贷款5万元,购买25头种羊在合作社饲养,三阳畜牧有限公司承诺高于市场价10%进行回收,实现每年贫困户保底净利润3万元。同时促三阳畜牧有限公司、普格电力有限公司在畜、光互补模式上进行合作,即羊舍上建光伏,将养殖扶贫与光伏扶贫全面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的基础上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王宏斌同志,以产业创新脱贫模式,得到了普格县委、县政府的高度称赞和大力支持,为普格县脱贫攻坚找准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三、抓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脱贫致富的步伐

普格县地区山区,电力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宏斌同志紧紧抓住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机遇,在普格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78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3台、总容量88兆伏安,线路总长94.79公里;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6台、容量40.17兆伏安,线路总长46.05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配电变压器511台,总容量48.35兆伏安,线路总长594.12公里0.4千伏及以下低压配电线路1202.44公里,完善户表工程37678户。

通过十二五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的实施,于2014年我县率先在全州消除了无电村用电问题。完善了我县35千伏电网结构,并以熊家梁子变电站为中心,形成了35千伏环形骨架网络,极大改善了我县电网落后的局面。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电网装备水平,电网安全经济和配自动化水平运行均得到极大的提高。针对我县域内贫困村供电现状,完成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建设任务,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能力保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