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成都局集团公司达州车务段甘彬事迹材料
来源:群众工作处           时间:2018年09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87月,22岁的甘彬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达州车务段。201511月,甘彬主动请缨,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灵山镇关路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立足村情民意,走村串户调查研究,与广大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认真履行 “当好八大员、做好九件事”的职责,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争取多方资源和支持,出色地完成了关路村脱贫任务。

转换角色善创新

20151118日,根据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时任达州车务段财务计划科副科长的甘彬被原成都铁路局(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派到关路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面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他遇到了新的困难——一个城里娃到了上厕所、洗澡、吃饭都成问题的农村,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下村入户都要带着棍子,因为村民的狗常常对他不太友好,老乡们认为他是来“镀金”的。

从一名企业干部到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跨度大、责任重、要求高。甘彬上任后,放下身心,迅速转变角色,立即投身村务工作,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让老乡们对他刮目相看。

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关路村距平昌县城30公里,有农户620户、村民2480人,其中贫困户80户、贫困人口294人,全村无集体经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多数贫困户因病致穷。按照上级要求,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关键环节,甘彬与镇村两级干部一道,社社召开“院坝会”,讨论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激发了村民全面脱贫攻坚的热情。

甘彬注重加强扶贫制度创新工作,使群众脱贫有制度保障。在他的带领下,关路村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灵山镇关路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关路村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关路村财务管理制度》《关路村党务管理制度》等;完善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在村干部中大力开展信访接待、代办服务、便民服务,扎实推行“四议两公开”“三双向一质询”等制度,确保村干部作风正派、依纪依法履职尽责;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定时开展“三会一课”,推行村务、党务公开,使村里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扶贫路上勇坚持

201697日,甘彬驾车到关路村3社走访贫困学生,因下雨路滑,“当时车速并不快,岔路上突然窜出一辆大货车,我躲闪不及,只得向靠山方向打方向盘,汽车直接撞向山岩……”周围群众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用被子等物做成简易担架,将甘彬抬了几公里路后才由“120”救护车接走。

随后,当地干部及甘彬家属把重伤的他从县医院转送到达州市中心医院。经过检查,甘彬7根肋骨断裂,右手肱骨骨折。闻讯赶来的甘彬的母亲哭晕在医院,待甘彬苏醒后,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全靠你平时善事做得多,要不然,这一次我们母子就阴阳相隔了!”

出院后,甘彬仅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后,又要赶回村里,妻子坚决不同意。“我们村今年必须脱贫摘帽,我必须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不管妻子怎么劝说,他还是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回到了群众中。

扶贫攻坚寻支持

为了激发村“两委”一班人的工作激情和贫困户的脱贫奔小康热情,甘彬在扶贫工作中注重发挥带头作用,把村当家,每月驻村20天以上,倾力投入精准扶贫工作。

上任伊始,甘彬就邀请成都农科院农业研究所专家为关路村把脉,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股权化搞水产养殖,引进两家公司发展2600亩莲藕产业和500亩魔芋产业,实现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突破。

两年多来,他积极向自己的娘家——成都局集团公司请求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用于推动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和贫困户“五小”经济发展;请求慰问资金支持,用于2016年、2017年春节开展“心系群众情、温暖进万家”活动,向贫困户送去了米、油、棉被等生活物资。

2016年,在10社开“院坝会”时,村民反映,由于灌溉水堤年久失修,社上又没有蓄水池,生产用水严重匮乏,沟口以下50亩农作物产量非常低。获悉此情,甘彬努力向平昌县挂村领导反映,争取到15万元资金,在镇水管所的配合下,兴建了一座蓄水量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劳永逸地解决了10社的生产用水问题。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甘彬在关路村的工作可圈可点,在去年的脱贫攻坚战中,他坚持和老百姓同吃同住,有时甚至半夜三更还在帮村民解决困难。两年多来,他组织为村民修路,为贫困户修房,同时,他还和镇上的干部一道,将关路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莲藕园,种植莲藕2600亩,向上级积极争取资金,种植了500亩优质柑橘果林。”灵山镇党委副书记廖崇华说。

扶贫攻坚重民生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甘彬打开思路主动思考,找到了扶贫工作的突破点——扶贫先扶智:着力转变落后面貌和落后思维,引导村民文明向上;着力改善基础设施,优化生产生活环境;着力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切实增加村民收入。

两年多来,甘彬带领村“两委会”班子,结合村社实际各个击破、重点攻坚,按期兑现各项扶贫目标:

加强基础建设助力脱贫。近年来,关路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村通”工程,拓宽硬化村社道路5.29公里;实施“五小”水利建设项目,整治塘坝11座,新建蓄水池2口;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装自来水管道2200米,新建饮水净化站1座;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修建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新建文化室1处,收藏科技文化图书1200册,党员活动室1处,老年日照中心1处,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新建垃圾池11处,解决贫困户基本生活需求。

产业联动带动脱贫。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引导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施农业拉动扶贫,采取政府统一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联合承包经营开发模式,依托自然优势,通过流转土地2600余亩,大力实施“一村一品”项目,开展莲藕、翠红李、茉莉花种植,帮助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促增收。同时,按照县委“稳定脱贫抓产业”的思路,主要从三方面抓增收:抓水产保种植以多产多收促增收;将产业扶贫周转金20万元、到户扶贫资金12.5万元全部借、发给贫困户,以养殖业为主抓“五小”经济促增收;介绍、动员有条件的家庭和人员外出务工促增收。

发展旅游助推脱贫。关路村的莲藕园与4A级风景区巴灵台遥首相望,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关路村连续三年举办平昌县荷花节,吸引了南充、达州、广元等地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安全住房巩固脱贫。实施贫困户56户易地搬迁建设,21户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贫困户现在均住上了好房子。

医疗健康保住脱贫。将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医保数据库的对接互联,落实了各项减免待遇。

社会保障兜住脱贫。每年开展贫困户和低保户家庭走访核查工作,对贫困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条件的贫困户,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纳入保障范围,给予相应补助救助。

金融信贷帮助脱贫。积极开展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宣传,先后召开13场宣传会议,散发资料400多份,全面了解小额信贷扶贫项目流程、条件,增强群众信贷扶贫信心。同时,妥善开展贫困户信贷服务,为全村46户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85万元,积极为贫苦户干事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公益帮扶托住脱贫。按照生态林保护要求,从贫困户中选1人担任生态护林员,每年按政策给予报酬;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安置环保卫生员9人就业,每年按政策给予报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甘彬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铁路各级组织的肯定和认可,当年的城里娃在村里真正“镀了金”,他先后获得多种表彰和荣誉:2016年,被四川省平昌县评为“扶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先进个人”; 2017年,被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评为“四优”共产党员、“十大青年标兵”;2018年,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全国铁道团委颁发的第十七届“铁路青年五四奖章”。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