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始以来,泸天化弘旭公司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建设党建阵地,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通过传承红色基因,聚人心、鼓斗志,打造红色企业,让党建引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让党史学习推进企业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带领企业走上复兴路。
四川泸天化弘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由原泸天化化建公司、化机厂、电仪厂、检测中心四个单位重组并经改制而成,是一家集建筑、安装、制造、检测、检修、维保等多专业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作为一家脱胎于泸天化,成立于2003年的“老”国企,多年来从事高危的化工装置建设、维保等工作,在祖国的新疆、内蒙、四川、宁夏、云贵都留下奋斗的足迹,也有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
然而在面对近年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化工技术更新迭代,企业内部员工年龄增大、机具设备老化等诸多问题下,弘旭公司渐渐贴上了“负担重”“效益差”“爬坡慢”等标签,尤其在国家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显得有些“笨拙”。企业在生存发展上面临着巨大挑战,企业要生存、员工要生活,路在何方?老国企要如何闯出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小单位怎么跟上国家发展的大形势,实现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泸天化弘旭公司党委给出了有力答案:“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传统,党员带头,打硬仗!”。
强模范,党建引领插到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强化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引领实现“一竿子插到底”。在每日召开的各基层单位的安全晨会上,要求公司领导分组参加,结合当天工作内容,在做好安全交底、技术交底的同时,用五分钟讲述一个贴地气的党史学习小故事,从学习中汲取先辈的奋斗力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在公司每两周召开的落实管理工作的行政例会上,要求每次由两名领导干部通过PPT课件,分享党史学习应用到工作实际中的实例,相互借鉴优秀做法,提高学习落地效果。在各工作现场的第一线,要求各级党员随时佩戴好党徽、亮出党员身份,在各难点、重点项目中冲锋在前、树立模范,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奋进向前。
立制度,为创新管理提供强支撑。企业党委不断引领制度改革,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一致的管理可控、责权利清晰的管理机制,为一线勇于作为的奋斗者提供有力支撑。先后出台了《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考核激励制度》等制度强化企业项目全成本管控,加大责任成本考核力度,公司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项目经理各负其责,从多个侧面严格督导、严格把关,做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切成本皆可控”。在2021年新开工项目中,全部实行了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责任制,签订项目考核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利润指标、考核及奖罚标准。项目部组织发动员工,进行全员管理,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每个人都知道精打细算,一根焊条、一个螺丝帽、一个砂轮片,都是项目的成本,大手大脚就会影响项目的效益、自己的收益,全员的参与使项目效益率显著提升。
强建设,阵地打造精神家园。企业党委对塑造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的认识深刻、态度坚决,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弘扬:“只有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员工团结拼搏的力量!”自2019年来,企业党委围绕企业形象、企业资质、企业品牌,以党建引领为根本,以党史学习为契机,从文化建设入手,对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品牌文化进行了全方位重塑。大力开展党建阵地建设,将公司几个长期外部项目部的党建阵地建设纳入管理,做到同步提升,打造了包括宁夏和宁维保项目部、泸州北方项目部在内的9个党建活动阵地和职工小家,改善办公环境、工作生活条件、建设精神家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激发出了更加高涨的干劲。
“有传承、理念新、机制变、方式转、事业兴!”结合党史学习的一项项学史明理的思想感悟、学史增信的信念传承、学史崇德的素质提高、学史力行的举措落地,一次次传承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弘旭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成绩斐然,企业不止局限于化工板块内的维保、安装项目,也向煤炭、钢铁等板块,装置搬迁、局部技改项目等非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截至今年8月,同比去年同期,合同数量增加了133.33%,合同签订金额增加了168.72%,创历史新高,在党建引领的强力带动下,泸天化弘旭公司昂扬走上了复兴发展的高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