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从四川国企半年报,看“压舱石”的分量有多重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97万亿元、营业总收入3062亿元、上缴税费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8%、0.7%、3.3%,完成投资1225亿元——划出上扬曲线的,正是四川国企上半年的成绩单。

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资产总额逼近3万亿大关,“压舱石”的分量十足。“压舱石”为何能够“压舱”?转入下半年,又将有哪些“加码”?

经营、投资向好

“压舱石”支点稳健

8月14日,内江市威远县,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川发兴能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工厂的生产线铆足了马力。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该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

“投产以来,销售超过1万立方米,意向订单超过2万立方米。”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旗下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强介绍,产线目前已达到满产水平,产品已在内蒙古、云南等多个大型储能项目中应用,还有多家客户在“排队采购”。

川发兴能年产6万立方米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受访者供图

在何强看来,“投产即盈利”的达成,离不开行业机遇、技术积累和多方资源的协同。比如,企业自研的“新一代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技术”历经14年研发沉淀,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优势显著。同时,产业股东方确保了原料的稳定供应、国资股东保障了资金需求、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等,让新产品顺利实现“产销两旺”。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营业总收入达3062亿元,上缴税费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3.3%,关键经营指标企稳回升。

“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市场开拓成效明显,有效发挥了投资拉动作用,管理效率不断优化,资本运营效能明显提升。”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是如此,生产经营之外,项目投资这一支点也很稳健。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完成投资1225亿元,重点投向交通、能源等领域,直接拉动资产规模“更上台阶”。蜀道集团苍巴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全线9座隧道全部贯通;四川能源发展集团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泸州气电1号机组投产发电,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四川机场集团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完成提质改造并投用……

稳健态势还将延续。8月14日,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马边至昭觉段(以下简称“乐西高速马昭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大凉山1号隧道最后500多米的精装修、洞内保温以及机电安装等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预计本月底前,完成大凉山1号隧道的所有建设任务。”蜀道集团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文燕介绍。目前,乐西高速马昭段全线主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机电、路面等工作也正有序展开,确保实现今年底全线建成通车的目标。

乐西高速马边段建设场景。受访者供图

作为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的高速公路,乐西高速马昭段全长152公里,桥隧比达82%,同时,项目沿线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敏感、交通条件薄弱,为项目建设增加不少难度。

“为确保进度,我们紧盯控制性工程施工进度,强化施工组织协调,在高温天气下通过错峰作业、轮班攻坚等举措科学统筹施工。”文燕表示,今年1—7月份,乐西高速马昭段项目完成投资19.5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7%,在圆满完成上半年目标的基础上,将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达成全年3万立方米电解液的产销目标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产品性能与竞争力,同时推动新基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何强也表示,当前钒电池储能大规模应用还在起步期,川发引领资本将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优选点位,择机投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以下游应用继续拉动产业链发展。

产业升级、改革聚能

“压舱石”举步向新

旗下高端装备基金联合成都重产基金完成对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旗下未来智造基金已完成对成都国芯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芯创智”)天使轮投资,成为其战略股东;实现对成都华兴汇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兴汇明”)的控股并购……

今年以来,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旗下四川发展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系列“大动作”,展现出企业“升级进位、换挡提速”的方向与决心。

比如,华兴汇明专注于空天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研制,国芯创智专注于毫米波数字相控阵微系统研制,企业研发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商业卫星等领域。

“川发航投作为四川省属航空产业投资发展平台,要通过布局航空制造产业链,拓展航空配套产业链,助推四川省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川发航投相关负责人指出投资“向新”的用意。

川发航投并非个例。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在关键指标企稳回升的同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省属企业在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分别同比增长55.2%、73%,占省属企业总资产比重提升至53%。

带来新意的,还有正在扎实推进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四川启动省属国有企业“1+8”重点领域改革,能源领域战略性重组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专业化整合有序推进,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四川数据集团、四川景区发展集团、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四川蜀道轨道交通集团等揭牌成立,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产业科技向“新”、改革优化增效……上半年,“压舱石”压稳了;下半年,“顶梁柱”还要顶得住。

7月28日,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暨半年工作会议,会上特别强调,全年工作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省属监管企业要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的定力,是四川国企向来的底色。

3台无人机一键起飞,对库区18平方公里进行巡航,防止不明物体对枢纽大坝造成撞击——这是8月12日紫坪铺水库举行的防汛实战演练中的一幕。

紫坪铺水库是岷江干流上的重要控制性水工程。当下,尽管“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已进入尾声,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仍然绷紧“责任弦”,助力下游地区防汛抗旱保安全。

“8月以来,岷江干流来水比往年偏枯30%,我们优化了调度运行方式,在保障发电、供水的同时加大回蓄力度,提高水库蓄能,相比2022年同期多蓄了2.3亿方水。”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赵阳介绍。

下一步,省紫坪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气象监测、水情预测、工程运维、水库调度及应急管理等综合防御措施,提升精细化调度与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距离年底不到5个月时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也将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发展,通过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国资监管效能等,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从四川国企半年报,看“压舱石”的分量有多重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97万亿元、营业总收入3062亿元、上缴税费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8%、0.7%、3.3%,完成投资1225亿元——划出上扬曲线的,正是四川国企上半年的成绩单。

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资产总额逼近3万亿大关,“压舱石”的分量十足。“压舱石”为何能够“压舱”?转入下半年,又将有哪些“加码”?

经营、投资向好

“压舱石”支点稳健

8月14日,内江市威远县,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川发兴能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工厂的生产线铆足了马力。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该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

“投产以来,销售超过1万立方米,意向订单超过2万立方米。”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旗下四川发展引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强介绍,产线目前已达到满产水平,产品已在内蒙古、云南等多个大型储能项目中应用,还有多家客户在“排队采购”。

川发兴能年产6万立方米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受访者供图

在何强看来,“投产即盈利”的达成,离不开行业机遇、技术积累和多方资源的协同。比如,企业自研的“新一代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技术”历经14年研发沉淀,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优势显著。同时,产业股东方确保了原料的稳定供应、国资股东保障了资金需求、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等,让新产品顺利实现“产销两旺”。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营业总收入达3062亿元,上缴税费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7%和3.3%,关键经营指标企稳回升。

“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市场开拓成效明显,有效发挥了投资拉动作用,管理效率不断优化,资本运营效能明显提升。”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是如此,生产经营之外,项目投资这一支点也很稳健。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完成投资1225亿元,重点投向交通、能源等领域,直接拉动资产规模“更上台阶”。蜀道集团苍巴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成南高速扩容工程全线9座隧道全部贯通;四川能源发展集团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泸州气电1号机组投产发电,新增电力装机容量超100万千瓦;四川机场集团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完成提质改造并投用……

稳健态势还将延续。8月14日,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马边至昭觉段(以下简称“乐西高速马昭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大凉山1号隧道最后500多米的精装修、洞内保温以及机电安装等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预计本月底前,完成大凉山1号隧道的所有建设任务。”蜀道集团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文燕介绍。目前,乐西高速马昭段全线主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机电、路面等工作也正有序展开,确保实现今年底全线建成通车的目标。

乐西高速马边段建设场景。受访者供图

作为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的高速公路,乐西高速马昭段全长152公里,桥隧比达82%,同时,项目沿线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敏感、交通条件薄弱,为项目建设增加不少难度。

“为确保进度,我们紧盯控制性工程施工进度,强化施工组织协调,在高温天气下通过错峰作业、轮班攻坚等举措科学统筹施工。”文燕表示,今年1—7月份,乐西高速马昭段项目完成投资19.5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7%,在圆满完成上半年目标的基础上,将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达成全年3万立方米电解液的产销目标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产品性能与竞争力,同时推动新基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何强也表示,当前钒电池储能大规模应用还在起步期,川发引领资本将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优选点位,择机投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以下游应用继续拉动产业链发展。

产业升级、改革聚能

“压舱石”举步向新

旗下高端装备基金联合成都重产基金完成对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旗下未来智造基金已完成对成都国芯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芯创智”)天使轮投资,成为其战略股东;实现对成都华兴汇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兴汇明”)的控股并购……

今年以来,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旗下四川发展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系列“大动作”,展现出企业“升级进位、换挡提速”的方向与决心。

比如,华兴汇明专注于空天电子装备测试系统研制,国芯创智专注于毫米波数字相控阵微系统研制,企业研发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商业卫星等领域。

“川发航投作为四川省属航空产业投资发展平台,要通过布局航空制造产业链,拓展航空配套产业链,助推四川省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川发航投相关负责人指出投资“向新”的用意。

川发航投并非个例。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在关键指标企稳回升的同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省属企业在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分别同比增长55.2%、73%,占省属企业总资产比重提升至53%。

带来新意的,还有正在扎实推进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四川启动省属国有企业“1+8”重点领域改革,能源领域战略性重组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专业化整合有序推进,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四川数据集团、四川景区发展集团、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四川蜀道轨道交通集团等揭牌成立,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产业科技向“新”、改革优化增效……上半年,“压舱石”压稳了;下半年,“顶梁柱”还要顶得住。

7月28日,省国资委召开省属监管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暨半年工作会议,会上特别强调,全年工作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省属监管企业要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样的定力,是四川国企向来的底色。

3台无人机一键起飞,对库区18平方公里进行巡航,防止不明物体对枢纽大坝造成撞击——这是8月12日紫坪铺水库举行的防汛实战演练中的一幕。

紫坪铺水库是岷江干流上的重要控制性水工程。当下,尽管“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已进入尾声,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仍然绷紧“责任弦”,助力下游地区防汛抗旱保安全。

“8月以来,岷江干流来水比往年偏枯30%,我们优化了调度运行方式,在保障发电、供水的同时加大回蓄力度,提高水库蓄能,相比2022年同期多蓄了2.3亿方水。”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赵阳介绍。

下一步,省紫坪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气象监测、水情预测、工程运维、水库调度及应急管理等综合防御措施,提升精细化调度与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距离年底不到5个月时间,四川省属监管企业也将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发展,通过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国资监管效能等,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