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出台21条措施 突出“三个坚持” 着力提升企业干部队伍素质
来源:湖北省国资委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为落实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总体部署,湖北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提升省属企业干部队伍素质的工作措施》,引领带动企业干部队伍提能力强素质增本领,推动锻造一流队伍、淬炼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立足岗位建功支点建设。围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安排,在改革发展攻坚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不断增强企业干部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提升会担当、重担当、敢担当的能力。一是对标争先。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深化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对标选定的一流标杆企业,在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创建企业内部标杆单位,形成“提素质、争一流、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改革争先。开展“改革深化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健全“双周一小结、月度一通报、双月一督办”工作机制,将考核评估结果与2025年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引导企业干部以“竞”“进”姿态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往前赶、上台阶。三是产业争先。开展“实体化转型”专项行动,制定省属企业向实体企业转型工作方案,组织100名省市国资国企领导人员赴先进省市学习实体化转型经验,围绕全省“51020”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引领型实体企业,显著提升企业干部推动实体化转型的能力素质。

坚持“全方位、立体化”,分层分类培育“国资英才”。聚焦高素质专业化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结构规模、培养体系、成长锻炼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深化“国资英才”计划。探索开展“国资英才·新锐”计划,在企业招录应届毕业生中遴选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储备人才“一人一策”长期跟踪培养。深化实施“国资英才·卓越”计划,从国内外全职引进一批优秀工程师,推动校企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国资英才”人才库,建立创新型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资本运营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外部董事人才等“七支队伍”。探索设立“国资英才”专项资金,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保障等工作。二是构建“1+N”培训体系。省政府国资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指导各省属企业创新方式、分层分类开展人才培育工作。谋划组织国资国企高级管理类培训、专项业务类培训、基层骨干培训等3大类培训,开展重点培训28场次、培训3200人次,聚焦优势产业、战新产业遴选培育250名创新型企业家。三是强化“沉浸式”实践锻炼。组织50名国资委机关年轻干部下沉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沉浸国企”调研实训,选派一批企业优秀干部参加“重点专项强推进”实践锻炼活动,配合做好省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到中央在鄂单位、标杆企业挂职工作,指导各省属企业有序开展内外部交流学习、跟班锻炼、沉浸调研,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坚持“强激励、硬约束”,树牢实干担当鲜明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干部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引导激励干部积极作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一是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建功支点建设,调整优化2025年度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实施方案,“一企一策”“一业一策”设置考核指标,强化摸高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二是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选聘一批职业经理人、事业合伙人,进一步提升竞争性选人用人比例。全级次普遍落实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三是强化科创“揭榜挂帅”机制。实施首席科学家试点,强化科研人才薪酬激励,对于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可采取“一人一议”的协议薪酬分配办法。灵活运用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工具,激发企业科技人才活力动力。四是鼓励担当进取。以《湖北省国有企业容错免责事项清单(2024年版)》为抓手,聚焦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对履职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严格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

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出台21条措施 突出“三个坚持” 着力提升企业干部队伍素质

来源:湖北省国资委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为落实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总体部署,湖北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提升省属企业干部队伍素质的工作措施》,引领带动企业干部队伍提能力强素质增本领,推动锻造一流队伍、淬炼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立足岗位建功支点建设。围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安排,在改革发展攻坚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不断增强企业干部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提升会担当、重担当、敢担当的能力。一是对标争先。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深化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对标选定的一流标杆企业,在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创建企业内部标杆单位,形成“提素质、争一流、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改革争先。开展“改革深化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健全“双周一小结、月度一通报、双月一督办”工作机制,将考核评估结果与2025年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引导企业干部以“竞”“进”姿态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往前赶、上台阶。三是产业争先。开展“实体化转型”专项行动,制定省属企业向实体企业转型工作方案,组织100名省市国资国企领导人员赴先进省市学习实体化转型经验,围绕全省“51020”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引领型实体企业,显著提升企业干部推动实体化转型的能力素质。

坚持“全方位、立体化”,分层分类培育“国资英才”。聚焦高素质专业化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结构规模、培养体系、成长锻炼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深化“国资英才”计划。探索开展“国资英才·新锐”计划,在企业招录应届毕业生中遴选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储备人才“一人一策”长期跟踪培养。深化实施“国资英才·卓越”计划,从国内外全职引进一批优秀工程师,推动校企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国资英才”人才库,建立创新型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资本运营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外部董事人才等“七支队伍”。探索设立“国资英才”专项资金,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保障等工作。二是构建“1+N”培训体系。省政府国资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指导各省属企业创新方式、分层分类开展人才培育工作。谋划组织国资国企高级管理类培训、专项业务类培训、基层骨干培训等3大类培训,开展重点培训28场次、培训3200人次,聚焦优势产业、战新产业遴选培育250名创新型企业家。三是强化“沉浸式”实践锻炼。组织50名国资委机关年轻干部下沉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沉浸国企”调研实训,选派一批企业优秀干部参加“重点专项强推进”实践锻炼活动,配合做好省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到中央在鄂单位、标杆企业挂职工作,指导各省属企业有序开展内外部交流学习、跟班锻炼、沉浸调研,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坚持“强激励、硬约束”,树牢实干担当鲜明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干部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引导激励干部积极作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一是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建功支点建设,调整优化2025年度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实施方案,“一企一策”“一业一策”设置考核指标,强化摸高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二是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选聘一批职业经理人、事业合伙人,进一步提升竞争性选人用人比例。全级次普遍落实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三是强化科创“揭榜挂帅”机制。实施首席科学家试点,强化科研人才薪酬激励,对于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可采取“一人一议”的协议薪酬分配办法。灵活运用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工具,激发企业科技人才活力动力。四是鼓励担当进取。以《湖北省国有企业容错免责事项清单(2024年版)》为抓手,聚焦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对履职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严格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