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西南地区首次!中铁八局承建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架梁施工取得新突破!
来源:中铁八局            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87日,由中铁八局承建的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K180工点,创新采用大列运输运架梁方式成功完成横跨既有线8T梁架设,为加快推进项目形成抗洪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特殊工况下的工法创新,为西南地区首次!

据悉,此次架梁施工的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K180工点,棚洞总长为121.2米,需架设预制梁161片。由于该工点棚洞半侧靠河、半侧靠山,且横跨营业线,曲线半径250米、线路纵坡18.6‰,项目建设有着施工场地狭窄受限,物资机械运输困难,线路纵坡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

为攻克以上难题,有序推进项目施工建设,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艺工法,采用大列运输运架梁方式,通过使用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平板车装载25t汽车吊、12t龙门吊和梁片,运行至区间进行吊装作业。下部结构桩基和立柱纵梁施工依靠轨道车和轨行式挖机进行路料运输。充分利用现有施工场地大小,缩减梁体转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负责人介绍。

为此,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从龙门吊设备的定制设计到大列运输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推演,从铁路运输装载加固方案的优化改进到结合实际工况的仿真模拟演练,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群策群力,共同攻克各项施工难题。

期间,为解决平板车上装载25t汽车吊超限运输问题,项目部通过多方协调,创新采用了拆除汽车吊轮胎、偏离车辆纵中心线装车的解决方案,并经过模拟演练的验证,在确保符合各项规定要求下,化解该项难题。为实现龙门吊在平板车上的快速拼装目标,项目部结合装载加固方案,巧妙采用龙门吊支腿分节和折腿运输,利用简易工装实现龙门吊支腿在平板车上快速对位的装车方案,将整体拼装时间控制在9分钟。同时,为充分利用天窗点内有限作业时间,避免既有接触网设备因频繁拨网而造成损伤,项目部经过多次理论计算和现场量测,最终确定了通过调整平板车上梁片位置从而避开接触网线提升梁片的施工方案。

在经过为期两天的模拟演练后,项目部利用260分钟天窗时间进行了接触网拨网、汽车吊吊装安设龙门吊至纵梁顶部走行轨上和龙门吊设备调试、接触网拨网恢复工作,为第二天的架梁施工提供了有利施工条件。施工当天,项目部利用210分钟天窗时间,用大列装载梁片运行至施工点位,在接触网不拨网的情况下,使用跨线龙门吊垂直提升梁片至纵梁顶,在梁片完成空中转向后进行落梁就位,并在天窗点内成功完成了8T梁的架设施工,正式拉开了川黔线棚洞改造工程大列运输运架梁的施工序幕!

川黔铁路于1965年建成通车,这条连接川、渝、黔三省的重要交通大动脉,日均开行货物列车45对左右,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需求的重任。中铁八局自进场以来对綦江至遵义8个工点进行棚洞改造施工,为这条钢铁脊梁注入了新的生机。截至目前,项目已相继完成了K221工点、K136工点和K139工点架梁关键节点施工并形成抗洪能力。

西南地区首次!中铁八局承建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架梁施工取得新突破!

来源:中铁八局 时间:2025年08月13日

87日,由中铁八局承建的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K180工点,创新采用大列运输运架梁方式成功完成横跨既有线8T梁架设,为加快推进项目形成抗洪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特殊工况下的工法创新,为西南地区首次!

据悉,此次架梁施工的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K180工点,棚洞总长为121.2米,需架设预制梁161片。由于该工点棚洞半侧靠河、半侧靠山,且横跨营业线,曲线半径250米、线路纵坡18.6‰,项目建设有着施工场地狭窄受限,物资机械运输困难,线路纵坡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

为攻克以上难题,有序推进项目施工建设,项目部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艺工法,采用大列运输运架梁方式,通过使用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平板车装载25t汽车吊、12t龙门吊和梁片,运行至区间进行吊装作业。下部结构桩基和立柱纵梁施工依靠轨道车和轨行式挖机进行路料运输。充分利用现有施工场地大小,缩减梁体转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川黔线棚洞改造项目负责人介绍。

为此,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从龙门吊设备的定制设计到大列运输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推演,从铁路运输装载加固方案的优化改进到结合实际工况的仿真模拟演练,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群策群力,共同攻克各项施工难题。

期间,为解决平板车上装载25t汽车吊超限运输问题,项目部通过多方协调,创新采用了拆除汽车吊轮胎、偏离车辆纵中心线装车的解决方案,并经过模拟演练的验证,在确保符合各项规定要求下,化解该项难题。为实现龙门吊在平板车上的快速拼装目标,项目部结合装载加固方案,巧妙采用龙门吊支腿分节和折腿运输,利用简易工装实现龙门吊支腿在平板车上快速对位的装车方案,将整体拼装时间控制在9分钟。同时,为充分利用天窗点内有限作业时间,避免既有接触网设备因频繁拨网而造成损伤,项目部经过多次理论计算和现场量测,最终确定了通过调整平板车上梁片位置从而避开接触网线提升梁片的施工方案。

在经过为期两天的模拟演练后,项目部利用260分钟天窗时间进行了接触网拨网、汽车吊吊装安设龙门吊至纵梁顶部走行轨上和龙门吊设备调试、接触网拨网恢复工作,为第二天的架梁施工提供了有利施工条件。施工当天,项目部利用210分钟天窗时间,用大列装载梁片运行至施工点位,在接触网不拨网的情况下,使用跨线龙门吊垂直提升梁片至纵梁顶,在梁片完成空中转向后进行落梁就位,并在天窗点内成功完成了8T梁的架设施工,正式拉开了川黔线棚洞改造工程大列运输运架梁的施工序幕!

川黔铁路于1965年建成通车,这条连接川、渝、黔三省的重要交通大动脉,日均开行货物列车45对左右,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需求的重任。中铁八局自进场以来对綦江至遵义8个工点进行棚洞改造施工,为这条钢铁脊梁注入了新的生机。截至目前,项目已相继完成了K221工点、K136工点和K139工点架梁关键节点施工并形成抗洪能力。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