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八月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牛油果树冠,在繁茂的枝叶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暑气蒸腾中,四川凉山州会东县金江万亩牛油果产业园里,一颗颗饱满的牛油果正挂在枝头静静生长。园区的工作人员穿梭在果树间,仔细查看每颗果实的生长情况,记录下它们的成长轨迹,田间悄然孕育着希望。
“移动5G网络建到了村里,我们可以通过直播带货,不出门就将牛油果卖到北上广,而且移动公司还给园区安装了智能监控,帮助我们随时了解牛油果长势,”金江万亩牛油果产业园研究基地站长安荣松的话,道出了这片土地的新变化。这丰收的景象与便捷的通信体验,正是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践行电信普遍服务十年征程,在凉山州深耕细作、以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牛油果园区工作人员为移动5G网络点赞
攻坚破阻隔:从“信息孤岛”到“满格凉山”
电信普遍服务的十年,是凉山州通信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十年。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复杂的地貌曾让通信建设举步维艰,偏远地区薄弱的通信能力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自2016年承建电信普遍服务工程以来,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在凉山先后投资超11亿元,累计建成4G基站2131个、5G基站187个,建设光缆10352光缆皮长公里,实现了全州2147个行政村信号100%覆盖,为偏远地区铺就了信息“天路”。
其中,昭觉“悬崖村”的蝶变,是这十年征程的生动写照。2017年,这个平均坡度达70度、物资运输极其艰难的“天梯”村落,成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网络建设的重点对象。20吨基站建设物料、3280公斤钢管、325公斤重光缆,70人依靠肩挑背扛,历经8天才将其运抵山顶。从2016年11月率先开通4G,到2017年4月完成宽带入户,再到2020年5月建成首个5G基站并成功保障央视易地扶贫搬迁高清直播,“悬崖村”实现了从“信息孤岛”到5G时代的跨越。不仅如此,公司还同步开展“百兆光纤入户,高清电视进家”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偏远山区搬迁群众网络服务工作。
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引入电商平台与网络直播模式、远程教育平台、远程问诊应用等,以此助力“悬崖村”发展网红经济,实现教育医疗资源共享,让村民们畅享数字生活。
十年间,从“百兆光纤入户”到电商平台、教育云、远程问诊系统进村,“悬崖村”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脱贫发展的跨越。这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华丽蝶变,更是电信普遍服务十年来惠及民生、助力发展的鲜活例证:以信号打破地理壁垒,让数字红利流淌进凉山的每个角落。
筑基结硕果:牛油果里的 “数智密码”
通信网络的十年蝶变,为凉山的特色产业插上了数智化的翅膀,会东县牛油果产业园的发展便是这一变化的最佳见证。曾经,会东县万亩牛油果产业园因群山阻隔沦为通信盲区,果农连正常通话都困难,更别提对接广阔市场。为助力移民后扶产业发展,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全面落实通信普遍服务项目,紧急将23吨基站建设物料和600公斤重的光缆运送上山,克服了大崇镇黑嘎村点位建设难度大等难题,率先开通了该片区的5G网络,为产业园区筑牢了坚实的数字底座。
如今,在金江万亩牛油果产业园,“数智之力”已深度融入生产环节。产业园负责人商付祥赞不绝口:“移动公司安装了监控和环境综合感知平台,帮我们监测气象土壤、统一管理农事,太方便了!”
为助力牛油果产业“智改数转”,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搭建了环境综合感知及智能化监控一体化平台。该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气象与土壤数据,能让农户科学安排农事,有效抵御自然灾害,还大幅减少了田间劳力需求,每年可节省人力开支约80万元。此外,通过园区精准种植平台统一管理水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保障了牛油果品质的稳定性,使其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实现优质优价。
公司还在园区部署了智能警戒摄像机与声光报警系统,结合微波网桥、4G/太阳能相机、有线传输等方案,通过49个监控点、76路视频毫秒级回传,实现7x24小时无间断值守。该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行人和车辆,可在10秒内迅速响应,支持通过手机APP远程喊话与越界报警,有效震慑盗摘行为,每年挽回经济损失超30万元。
网络通了,技术来了,产业活了,乡亲们的腰包鼓了,牛油果的 “飘香之路”,正是电信普遍服务十年筑基的成果体现。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将以电信普遍服务十年成果为新起点,将继续以数智技术为笔,在凉山大地描绘更多 “丰收图景”,让数字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