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今年年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发布《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共列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七大类重大项目300个。全力以赴抓项目、拼经济搞建设,一季度已完成了年度投资超1100亿元,实现“开门红”。
在西渝高铁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华蓥山隧道的施工现场,作业车辆来回穿梭、机械高速运转,为保障隧道出口正洞1000米的目标顺利突破,项目大力推进隧道智能建造进程,采用“一洞九线”机械化作业,使其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中铁十五局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九标三分部执行经理 陈丰:目前,华蓥山隧道正洞总计掘进达到2192米,平行导洞掘进达到3274米,项目正向下一个节点目标平稳推进。
西渝高铁全长7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建设工期72个月。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西部高速铁路网,对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除了铁路网,连接川渝两地的公路网络建设也日趋完善。前不久,重庆主城首条延伸至市域外的城市快速道路——南北大道(三期)正式通车。自此,从位于广安的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中心城区车程缩减至30分钟,解决了新区到重庆中心城区“近而不快”“通而不畅”的问题。
四川众匠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云贵:原来的老210(国道)是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我们高竹新区,现在只需要三四十分钟就能到达,作为我们企业来说,每年节省的物流成本有一百多万。
交通先行、产业为基。作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占比最大的现代产业体系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在四川省钢构智造产业眉山基地,企业的一期厂房已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天眉乐高速等多个重要交通项目的钢结构制造加工。与此同时“无人化”智能料库、智能涂装产线等后续工程也在加速推进,预计12月底完成基地全部建设。
四川省钢构智造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董事长 翁雪松: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钢结构桥梁加工制造基地,为加快发展川渝交通运输贡献创新力量。
在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江龙玻璃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装饰装修施工以及生产设备的安装,力争在今年五月全面投产。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生产高档玻璃特色酒瓶,供应沱牌舍得等国内知名酒企。
江龙玻璃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曾蹄:预计年产量可达4万吨,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川渝两地知名酒企的合作力度,着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玻璃酒瓶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在位于雅安市经开区永兴化工园区的四川中氟能高纯电子级气体项目建设现场,为确保项目在今年10月投运,两百余名工人进入到最后的施工冲刺阶段。建成后,这里将年产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气体共13000吨,对川渝两地先进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四川中氟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白璐瑗:主要应用于国家电力、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将减少国内对进口的依赖,实现电子特种气体国产化替代。
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30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08.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25.4%,顺利实现“开门红”,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