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最近,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派驻甘孜州白玉县沙马乡德西村第一书记张镭多了一项工作:协助面试红泉谷温泉酒店的服务人员。
“村里修的温泉酒店马上就要开业了!”好消息像一阵风吹遍村子。
红泉谷文旅项目。受访者供图
每年带来不低于40万元的分红
红泉谷文旅项目是德西村村集体经济的第一个产业项目。项目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包含36间房间和5幢小木屋等,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捐资80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本金,参与建设运营该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不低于40万元的保底分红。
此前,德西村全村88户376人,没有一家吃过旅游饭。“但这并不意味着德西村没有文旅资源。”张镭介绍,德西村地处国道317线和国道318线连接线,毗邻巴巴沟蓝松湖、萨玛王朝遗址、沙马吼泉等景点,具有天然地热资源,同时还是红军长征途经地。
据了解,红泉谷文旅项目建成后,将助推德西村打造以“红色研学、温泉休闲、民俗体验”三大核心产品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同时,红泉谷文旅项目还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德西村占股40%,沙马乡其余4个村分别占股10%,乡集体经济占20%,推动沙马乡整体发展。
产业从无到有,促进群众增收
2022年,张镭就来到了德西村驻村。从定点帮扶到托底性帮扶,张镭深切感受到,产业的造血功能对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尤为重要。
距红泉谷文旅项目不远,就是德西村的菌类加工厂和菌类交易市场。2024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川发资产公司捐资10万元,完善加工厂基础设备设施、进行交易市场场地硬化。
文旅项目和菌类加工,在德西村渐渐发展起来。
张镭亲历了德西村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也喜悦地看到当地群众的钱包越来越鼓——红泉谷文旅项目建设期间,使用临时工80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28万元。未来,该项目将交由白玉县农旅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为经营管理,在人员务工方面仍将优先使用德西村村民,促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接下来还得忙呢!”张镭表示,红泉谷文旅项目开业后,他将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与第三方公司对接合作,对菌类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加快野生菌罐头、饼干等产品开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德西村污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此外,人才问题也要重视,“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促进群众稳岗就业,让他们实现靠‘红泉谷’吃‘红泉谷’。”
此外,今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将持续优化帮扶方案和工作机制,以重大产业为突破口带动整体帮扶,促进白玉县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帮扶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帮扶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