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四川正在分层分级系统性、规模化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日前,我省首次对先进级智能工厂进行认定,104家工厂入选。这些“川字号”智能工厂有何过人之处,又将如何改变制造业格局?
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四川新荷花,是首批“川字号”智能工厂中的一家中医药企业。智能煎煮车间里,“守着药炉几小时”的传统煎药场景已不复存在,日处理处方量达到3000副。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监 刘静:传统的煎药准确性和效率都比较低。这条全自动的生产线减少了人员对产品的污染,效率和准确度也有比较大的提升。
2020年起,企业开启全面智能化改革——立体仓库拔地而起,自动煎煮系统精准运作,智能管控逐步贯穿研发、加工、质检、物流等每个环节。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5%,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2%。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杨中伟:通过这些改造,(煎煮)精准度以及人工效率、客户的体验度大幅提升。公司(产值)规模,去年底含税收入接近14个亿的水平。预计今年要达到18个亿。
除了医药健康产业,首批“川字号”智能工厂还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四川六大优势产业,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的创新探索。
作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排头兵”,长虹控股集团本次共有8个智能工厂“上榜”。走进长虹技佳智能工厂,空调前板、电视背板等重要钣金零部件正以“数秒一台”的效率高速生产下线。
四川长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自动化项目组经理 王勤:产线可实现冲压、铆接、攻牙、检测、堆码全工序一体化自动加工工艺技术,解决了电视背板大尺寸生产配套瓶颈。实现自动检测之后,我们的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效率提升30%。
以长虹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超过3000家供应链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当前,绵阳正加速推进全域智能制造协同跃升。首批“川字号”智能工厂中,绵阳有19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阳孟:通过智能工厂培育,企业实现了降本、提质、增效,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8.3%,运营成本平均下降30.8%,有力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在德阳,入选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的四川汉舟电气,通过采用自动组装线及智能仓库等设备,实现了零件运输、分拣加工等工序无人化,年产量提高了3倍。眼下,企业正忙着在智能产线上加码“硬核科技”。
四川汉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明宏:下一步我们主要在人工智能(发力),从组装、检测等方面提升水平,往“卓越级”智能化工厂更进一步。
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明确,将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首批认定的我国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中,四川有10个项目入选。此次我省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将是冲刺卓越级智能工厂的预备队。
德阳广汉市市经科局信息化与人才工作股股长 陈胜:我们将以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为导向,逐步形成以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为梯度的先进制造体系。
近年来,德阳通过“百企示范·千企转型”行动,配套50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走向“深水区”。2025年,德阳预计新增至少400户规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
如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根基?未来,四川还将分层分级系统性、规模化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壮大智能装备、推广创新模式、激发数据价值、深化AI应用等关键举措,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