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集聚科技资源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甘肃省国资委            时间:2024年05月0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担当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新产业培育与投资的使命任务,实施“1234”发展战略和“3+3+2”产业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推进38个细分领域创新方向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创新能级,赋能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提升,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组建以来,甘肃科技投资集团2023年研发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销售收入、科技服务收入较组建之初分别增长1.4倍、3.1倍、1.2倍,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2%39.7%10.0%;先后荣获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省专利奖、“中国好技术”称号、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等省部级及行业奖82项。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作为主攻方向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围绕现有产业升级、战新产业培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实施三年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计划,推行“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项目组织形式,打通“市场-研发-产业-市场”的创新链、产业链循环闭环。一是攻克“卡脖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22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其中兰州助剂厂有机过氧化物关键助剂系列产品、西北永新水性环保涂料、省机械院小型丘陵山地青贮饲草装备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正在与中石化安工院、兰州大学等联合攻克微通道技术合成过氧化物工程化技术、核电涂料等“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二是攻克共性技术难题支撑行业发展。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14项,省化工院建立了化工反应风险研究、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核心技术体系,省建材院中深层地岩热成功实现规模化应用,省轻工院活性成分靶向提取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10倍以上。组建以来,累计形成新产品新技术80项,通过省级登记备案66项,新增主参编标准90项、授权专利340件,2家企业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最终目标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滚动实施年度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设立集团1000万元/年科技协同转化专项,引导和支持所属企业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新的增长能级。一是创新模式,加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兰州助剂厂联合天津大学实现过氧化二月桂酰、光伏胶膜用引发剂等国产化替代,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8.7%2.4倍。机械院实施“技术(设计)+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产品研发一线从车间转移至田间,以实际需求快速定位产品研发方向、确定性能参数及技术路线,实现研发到成果转化过程的“短平快”,饲草装备业务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1.66倍。建材院以省级科技计划+自列科技经费的方式,支持一流科技成果吸收、再创新和转化,中深层地岩热供暖技术成功在天水、庆阳、兰州等8个项目实现工程化应用。西北永新实施涂料研发—生产—涂装—营销—服务一体化,实行事业单元制,以项目带动为突破点,快速实现新产品开发、客户开发和产品生产能力匹配,2023年水性涂料业务营收同比实现翻番。轻工院立足传统中医与食疗理论基础以及现代营养学理念,集成创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科技+文化+健康”萃酒新品牌,销售收入连年翻番。二是配置资源,梯次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机械院建成运营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化工院在建的受阻酚及乙烯基新材料项目,将成为甘肃省智能农机及合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领域集研发、科技成果培育和产业技术转化为一体的成果转化基地,助力有色金属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升级。目前,正在论证实施低碳烃氧化催化剂、生物质能源及新材料、数据要素产业园、飞天碳四链融合示范园等产业化项目。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关键动力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构建以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做细做精全链条科研管理,稳步推进混改示范、科改示范,鼓励和引导所属企业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一是构建“三位一体”研发投入体系。形成企业自列科技专项、吸引社会资源、争取财政支持的多元化研发投入新格局,近年来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以技术专利质押贷款有效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需求。二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选拔及考核机制,设置并实施专家领军人才、领军型技能人才顶层岗位,提升了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薪酬“天花板”。推进“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依托专家领军人才组建17支细分领域创新团队,围绕业务发展确定研究方向,配套项目经费,发放人才津贴,切实做到科研服务产业发展。三是优化科技奖励激励机制。探索科技骨干人才多渠道奖励奖酬机制,将科技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与科研产出、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化工院实行以岗定股、骨干持股、股随岗变,形成了“科技产出、资质证件、工作能力”为重点要素的骨干人员评价体系,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并评定为优秀、良好等次;兰州助剂厂将研发人员、成果转化人员的收入同产品销售利润直接挂钩,其中研发人员分配占比60%以上,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企业。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保障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全面对标本行业国内外一流企业,厘清企业细分领域独特优势,精准识别短板弱项,强化关键环节资源统筹支持,构筑企业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创新型企业再造。全级次对标科技型企业产品市场、经营情况、研发投入、科研人员、研发条件、创新产出六方面标准,实现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翻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突破,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瞪羚企业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3家。融入甘肃省产业集群,配套大石化产业布局“材料单体—聚合物—应用”的产业链,做强做优链主企业,培育有机过氧化物、涂层新材料、草牧业装备“单项冠军”。二是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以提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核心创新平台+中试基地”的模式,与细分领域学科排名A及以上的高校院所共建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企业现有中试线及生产基地共建中试转化平台。组建以来,新增创新(服务)平台24家,建成涂层新材料、有机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及抗氧剂、医药中间体、“地热+太阳能光热”综合互补示范、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中试基地,正在推动三个国家级平台建设。现拥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159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平台13个。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集聚科技资源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甘肃省国资委 时间:2024年05月09日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担当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新产业培育与投资的使命任务,实施“1234”发展战略和“3+3+2”产业布局,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推进38个细分领域创新方向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创新能级,赋能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提升,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组建以来,甘肃科技投资集团2023年研发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销售收入、科技服务收入较组建之初分别增长1.4倍、3.1倍、1.2倍,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2%39.7%10.0%;先后荣获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省专利奖、“中国好技术”称号、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等省部级及行业奖82项。

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作为主攻方向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围绕现有产业升级、战新产业培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实施三年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计划,推行“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项目组织形式,打通“市场-研发-产业-市场”的创新链、产业链循环闭环。一是攻克“卡脖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22项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其中兰州助剂厂有机过氧化物关键助剂系列产品、西北永新水性环保涂料、省机械院小型丘陵山地青贮饲草装备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正在与中石化安工院、兰州大学等联合攻克微通道技术合成过氧化物工程化技术、核电涂料等“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二是攻克共性技术难题支撑行业发展。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14项,省化工院建立了化工反应风险研究、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核心技术体系,省建材院中深层地岩热成功实现规模化应用,省轻工院活性成分靶向提取等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10倍以上。组建以来,累计形成新产品新技术80项,通过省级登记备案66项,新增主参编标准90项、授权专利340件,2家企业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最终目标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滚动实施年度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设立集团1000万元/年科技协同转化专项,引导和支持所属企业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集成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新的增长能级。一是创新模式,加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兰州助剂厂联合天津大学实现过氧化二月桂酰、光伏胶膜用引发剂等国产化替代,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8.7%2.4倍。机械院实施“技术(设计)+产品+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产品研发一线从车间转移至田间,以实际需求快速定位产品研发方向、确定性能参数及技术路线,实现研发到成果转化过程的“短平快”,饲草装备业务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1.66倍。建材院以省级科技计划+自列科技经费的方式,支持一流科技成果吸收、再创新和转化,中深层地岩热供暖技术成功在天水、庆阳、兰州等8个项目实现工程化应用。西北永新实施涂料研发—生产—涂装—营销—服务一体化,实行事业单元制,以项目带动为突破点,快速实现新产品开发、客户开发和产品生产能力匹配,2023年水性涂料业务营收同比实现翻番。轻工院立足传统中医与食疗理论基础以及现代营养学理念,集成创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科技+文化+健康”萃酒新品牌,销售收入连年翻番。二是配置资源,梯次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机械院建成运营的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化工院在建的受阻酚及乙烯基新材料项目,将成为甘肃省智能农机及合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领域集研发、科技成果培育和产业技术转化为一体的成果转化基地,助力有色金属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升级。目前,正在论证实施低碳烃氧化催化剂、生物质能源及新材料、数据要素产业园、飞天碳四链融合示范园等产业化项目。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关键动力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构建以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做细做精全链条科研管理,稳步推进混改示范、科改示范,鼓励和引导所属企业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一是构建“三位一体”研发投入体系。形成企业自列科技专项、吸引社会资源、争取财政支持的多元化研发投入新格局,近年来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以技术专利质押贷款有效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需求。二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选拔及考核机制,设置并实施专家领军人才、领军型技能人才顶层岗位,提升了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薪酬“天花板”。推进“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建设,依托专家领军人才组建17支细分领域创新团队,围绕业务发展确定研究方向,配套项目经费,发放人才津贴,切实做到科研服务产业发展。三是优化科技奖励激励机制。探索科技骨干人才多渠道奖励奖酬机制,将科技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与科研产出、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化工院实行以岗定股、骨干持股、股随岗变,形成了“科技产出、资质证件、工作能力”为重点要素的骨干人员评价体系,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并评定为优秀、良好等次;兰州助剂厂将研发人员、成果转化人员的收入同产品销售利润直接挂钩,其中研发人员分配占比60%以上,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企业。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保障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全面对标本行业国内外一流企业,厘清企业细分领域独特优势,精准识别短板弱项,强化关键环节资源统筹支持,构筑企业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创新型企业再造。全级次对标科技型企业产品市场、经营情况、研发投入、科研人员、研发条件、创新产出六方面标准,实现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翻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突破,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瞪羚企业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3家。融入甘肃省产业集群,配套大石化产业布局“材料单体—聚合物—应用”的产业链,做强做优链主企业,培育有机过氧化物、涂层新材料、草牧业装备“单项冠军”。二是提升创新平台能级。以提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核心创新平台+中试基地”的模式,与细分领域学科排名A及以上的高校院所共建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企业现有中试线及生产基地共建中试转化平台。组建以来,新增创新(服务)平台24家,建成涂层新材料、有机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及抗氧剂、医药中间体、“地热+太阳能光热”综合互补示范、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中试基地,正在推动三个国家级平台建设。现拥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159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平台13个。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