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7月16日,蜀道集团主导投建(川高公司主导投资、四川路桥交建集团参建、四川公路院参与设计)的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以下简称“广绵高速扩容项目”)迎来重大进展——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刘家咀特大桥历时22个月的建设,成功实现双幅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向2026年全线通车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广绵扩容项目刘家咀特大桥双幅合龙
刘家咀特大桥位于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左线长1015米,右线长1019米,主桥为连续刚构(结构型式:85+160+85米),引桥为预应力简支T梁,主墩为大断面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最大墩高80米。桥址地处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交汇带,生态环境敏感度高,且常年受强风侵袭(最大风力达9级),加之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保护压力和建设难度较大。
广绵扩容项目刘家咀特大桥成功合龙
建设团队采用“零弃方+油转电”的模式,通过规划五台绿色拌合站,实现了土石方挖填平衡与高效利用,减少总挖方量约4.3万立方米,显著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应用电动装载机、电动混凝土罐车等新型机械装备,大幅减少施工过程的碳排放与噪音,经现场实测,相较于传统柴油设备降噪效果可达50%。同时,项目应用自动调节智能挂篮系统,能够实现高空作业关键工序自动化、无人化施工,助力大桥完成毫米级精度合龙,有效降低了人工误差和作业风险,不仅为大桥建设节省了约2个月的工期,更为项目的顺利安全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绵高速扩容项目起自广元市周家河(兰海国家高速公路黑水塘枢纽互通立交南),接在建的京昆高速公路汉中(陕川界)至广元段扩容工程和已建兰海高速相应路段,止于绵阳市魏城镇东南侧,接京昆高速公路绵阳至成都段扩容工程。项目全长123.984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南北大动脉”京昆高速的关键段落,也是四川省北上出川的核心通道。该项目梓潼段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23公里。项目全线建成后,将有效缓解G5京昆高速绵广段交通拥堵状况,大幅提升日均通行能力,广元至绵阳行程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70分钟,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完善区域高速路网、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川陕交流合作、便捷群众出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名词解释】:
1.零弃方:是指在公路工程(或其他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中,通过精心的规划、优化的土石方平衡调配以及对开挖料的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甚至完全消除需要运至指定弃土场进行永久废弃堆放的土石方(包括土、石、淤泥、建筑垃圾等)量的一种工程理念和技术目标。
2.“油转电”装备应用:积极引入电动装载机、电动混凝土罐车等新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具备零尾气排放、噪声低、高效节能、维护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和长达数小时的充沛续航,有力支撑了现场绿色作业需求,切实推动了国家“双碳”目标和蜀道集团“智能建造、节能减排”战略在项目一线的落地生根。
3.土石方平衡:是指计算出场内高处需要挖出的土方量和低处需要填进的土方量。在工程前期通过合理的策划,因地制宜地制订土方平衡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做到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将对施工项目土方平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