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202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决策部署,成都产业集团下属成都科服集团在省经信厅、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全国首个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一体化服务专业平台——“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建设任务。自2024年9月26日平台启动运行以来,成都科服集团强化运行管理服务,聚焦发挥平台“案例展示+高效赋能”功能作用,多措并举,助力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难题。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保障平台有序运行。搭建平台运行管理体系。组建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平台运行管理领导小组,组建12人的专业运行管理团队,构建精干扁平的运行管理组织,高效保障平台有序运行。建立平台运行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团队按照“统一标准、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制定《部门职能职责及岗位说明书》《展厅接待操作手册》《展厅接待工作流程》《入驻服务与会务服务管理办法》《设备维修保养手册》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平台的运行管理,提高平台的服务质量和访客体验。制定平台运行管理方式。运行管理团队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工作,保障参观研习和供需对接富有成效。线上主要通过微信小程序系统,实现访客预约、企业需求的数字化管理,高效对接服务需求;线下积极组织服务商开展对接活动,通过建立《培训活动统计表》《参观企业统计表》《服务商企业统计表》《供需对接撮合服务跟进表》四本台账,及时跟进督促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地见实效。
凝心聚力,尽心服务,高效完成功能任务。高水平服务政企调研。平台运行以来,接待国家、省、市各级党政机关专项调研44场,接待华为、阿里巴巴、浦东创投、四川振兴等667家企业参观访问。运行管理团队根据接待对象形成分众化、差异化的深度讲解内容,有效激发了参观企业推进智改数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效率推动市州联动。按照全省构建智改数转“1+N”服务体系要求,运行管理团队充分发挥省级平台的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开展转型升级专业知识普及、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与自贡、攀枝花、南充、巴中、雅安、遂宁、泸州等市(州)的深入联动,成功举办了市(州)企业参观研学、供需对接、培训等专场活动135场,为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实施“智改数转”提供学习借鉴,得到市(州)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为扩大平台宣传推广,普及“智改数转”相关知识,提升社会影响力,平台与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技术转移联盟、市电子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联合,组织企业职工、行业工匠、资深专家等群体围绕制造业“智改数转”开展交流分享活动16场。与市委党校、香港大学商学院、四川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学校举办培训活动10余场。目前,平台累计服务各类社会群体超2300人,持续增强企业及社会对“智改数转”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助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地。
精准对接,多方协同,助力企业智改数转。积极搭建服务供给资源。运行管理团队在平台聚集140家优质供应商的356项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协助省经信厅征集225家省内外新增供应商,并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根据咨询服务、技术服务、设备供应、金融服务等不同类型服务商,分类建立联络机制,方便服务商及时、精准、主动提供相关服务。同时,运行管理团队还主动对接赛迪四川院、川大计算机学院等单位,广泛链接专业服务机构,整合服务商资源,不断提高平台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服务能力。广泛收集市场需求信息。通过线上管理系统、组织开展活动、参与诊断项目等多种方式,深入收集企业需求和痛点,微信小程序共收集48户企业主动填报服务需求109项;组织供需对接、培训活动18场,收集7户企业服务需求13项;会同联通数科公司等服务商实施“成都市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诊断项目”,通过现场调研、专家诊断等方式,收集29户企业服务需求318项。高效开展供需对接服务。协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服务商等多方资源开展供需对接服务,撮合服务61家制造业企业与供应商进行对接。其中,四方伟业与苏州理工雷科“雷达设备精确指令控制及场景可视化项目”、川能智网与部分市(州)“城市级虚拟电厂项目”、四川托璞勒与成都瀚江新材料“玻璃棉自动包装生产线设备智能化改造项目”等一批项目通过平台落地实施,服务成效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