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绿色发展取得重要成效
来源: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时间:2024年12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截至12月2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当年累计获取风光并网指标46.29万千瓦,地热供暖面积133.1万平方米,年发电量突破2510万千瓦时,并在地热供暖建成面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十四五”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坚定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集团公司新能源业务“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号召,加速推进新兴业务布局,在指标获取和特色发展系列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

推进区内区外两大市场

遵循“区外加快规模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区内利用地方用气诉求和公司资源优势,获取川渝两地风光指标27.49万千瓦、地热供暖指标8.5万平方米,成功推动攀枝花米易撒莲丙谷光伏发电工程落地实施,为集团在山地集中式光伏领域的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在区外发挥用户资源优势,通过合资合作获取风光指标18.8万千瓦、地热供暖指标92.9万平方米,泌阳97万平方米地热集中供暖先导试验的实施,为公司在中深层地热井开发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抓优抓实三大特色业务

在伴生资源利用方面,全国首套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威远气田日处理100立方米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装置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天然气+伴生资源的绿色能源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开创多场景高效提XAI技术,投运国内最大单井天然气直接提XAI装置,助力巩固集团XAI产业链长地位。在规模化余压发电方面,依托天然气完整产业链,实现14套规模化应用余压发电示范项目装置稳定运行,全面贯通“技术-设备-工程-应用”产业化合作链条,筑牢公司绿色能源发展名片。在甲烷联产新材料方面,裂解碳氢自主研发氢气与石墨烯联产的熔融金属催化体系,实现实验室熔融法甲烷裂解碳氢联产,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奠定坚实的基础。

积极拓宽三大创新领域

推动公司首个生物天然气消纳项目形成生物天然气绿色应用全产业链示范,生物天然气市场开拓示范项目获评集团公司新能源优秀项目;提前谋划气电业务发展布局,通过保障气电项目供气,初步落实新能源激励指标配置;探索发展地下空间利用方式,部署“1+4”战略布局,开工建设国内首个注二氧化碳提高气藏采收率先导试验项目。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绿色发展取得重要成效

来源: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 时间:2024年12月30日

截至12月2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当年累计获取风光并网指标46.29万千瓦,地热供暖面积133.1万平方米,年发电量突破2510万千瓦时,并在地热供暖建成面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十四五”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坚定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集团公司新能源业务“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号召,加速推进新兴业务布局,在指标获取和特色发展系列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

推进区内区外两大市场

遵循“区外加快规模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区内利用地方用气诉求和公司资源优势,获取川渝两地风光指标27.49万千瓦、地热供暖指标8.5万平方米,成功推动攀枝花米易撒莲丙谷光伏发电工程落地实施,为集团在山地集中式光伏领域的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在区外发挥用户资源优势,通过合资合作获取风光指标18.8万千瓦、地热供暖指标92.9万平方米,泌阳97万平方米地热集中供暖先导试验的实施,为公司在中深层地热井开发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抓优抓实三大特色业务

在伴生资源利用方面,全国首套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威远气田日处理100立方米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装置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天然气+伴生资源的绿色能源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开创多场景高效提XAI技术,投运国内最大单井天然气直接提XAI装置,助力巩固集团XAI产业链长地位。在规模化余压发电方面,依托天然气完整产业链,实现14套规模化应用余压发电示范项目装置稳定运行,全面贯通“技术-设备-工程-应用”产业化合作链条,筑牢公司绿色能源发展名片。在甲烷联产新材料方面,裂解碳氢自主研发氢气与石墨烯联产的熔融金属催化体系,实现实验室熔融法甲烷裂解碳氢联产,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关键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奠定坚实的基础。

积极拓宽三大创新领域

推动公司首个生物天然气消纳项目形成生物天然气绿色应用全产业链示范,生物天然气市场开拓示范项目获评集团公司新能源优秀项目;提前谋划气电业务发展布局,通过保障气电项目供气,初步落实新能源激励指标配置;探索发展地下空间利用方式,部署“1+4”战略布局,开工建设国内首个注二氧化碳提高气藏采收率先导试验项目。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