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中铁二院:低碳技术赋能站房绿色新发展
来源:中铁二院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双碳”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国铁路行业以创新驱动绿色变革,正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篇章。中铁二院聚焦于铁路站房领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全面革新设计、建设与运营模式。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节能减排,到数字化运维平台保障高效运转;从人性化智能设施提升旅客体验,到绿色低碳站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全方位为铁路站房注入科技活力,构建起一个安全、高效、绿色、舒适站房新生态,不仅满足现代交通枢纽的多元需求,更为未来高铁站房的发展树立全新标杆,开启建筑科技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崭新篇章。

融合众力 优化聚能 低碳续航

1

被动式通风降温技术

中铁二院在重庆东站设计中,精细优化建筑布局,结合气候、光照、风向等因素,精准规划开窗位置与尺寸。优化后,过渡季室内温度稳定在24~30°C,90% 的主要功能房间换气次数超2次/h,大幅缩短空调运行时长,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

2

新风预冷技术

中铁二院在重庆东站设计中,创新性地从综合体两侧引入室外新风。在底板处,依顺轨方向精心布局多个水平地下新风道,并通过垂直竖井将新风输送至地下综合体内。该方案成功解决新风路径布设难题,大幅减少地面风井数量,提升地面美观度。同时,巧妙利用地道风原理,深度挖掘自然冷源潜能,新风预热/预冷能力可达±5℃,有效削减新风负荷,为地下交通综合体通风难题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范例。

3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中铁二院在重庆东站设计中,巧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借燃气发电余热实现制冷制热,极大提升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124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逾1700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4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

中铁二院在天府站设计中,引入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系统埋管面积达5万平米,地埋管孔数量2580个,该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率可达26.8%,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370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逾3000吨。

光伏为墨 建筑为笺 绘就能源新卷

中铁二院在昆明西站的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春城丰富的光照优势,将光伏组件化身灵动的建筑画笔,依随站房造型及站台雨棚轮廓巧妙铺展,与整体建筑身姿精妙融合,似画卷徐展,绘就绿色未来愿景。其采用先进的“并网型、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设储能”光伏发电模式,高效运作,将所发电力升压后精准输往站内照明、空调、电扶梯等设备,化作清洁动力源泉。据初步估算,每年能削减超3462吨标准煤消耗,节约成本约200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逾8626吨,为昆明西站向绿色花园式客站蝶变作出重要贡献。

环控有智 精准无差 畅享优镜

中铁二院在西昌西站设计中,凭借EBA建筑环境智能管控系统开启智能化运维新阶段,为路内首批智慧管控车站。该系统如智能管家,可敏锐地对站内空调、通风、照明、电梯等用能设备实时监测,通过构建建筑能效监管模型,深度剖析能源使用情形,借助AI算法精准预测空调及照明负荷,以“能源成本最低化与人员舒适度最大化”为导向制定运行策略,全方位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全年节能近18万度电,减少年运行费用约13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179吨,构建起高效协同的运维管理新模式。

建筑消防 智慧为芯 隐患难侵

中铁二院在拉林铁路山南站设计中,引入建筑工程消防系统状态实时在线智能监测平台。该平台集成9D全景导航、消防设施监测、自动巡检、可视化灭火救援辅助决策、消防维保及管理系统等多元功能模块。为山南站构建起全方位、智能化、高效便捷的消防监测与管理体系,极大提升消防工作的精准性与及时性,降低运维成本,保障运营安全,成为铁路建筑消防智能化发展的优秀范例。

建筑集雨 汇水为源 润养生机

中铁二院在天府站设计中,巧借屋面空间收集雨水资源,引入先进的模块蓄水池技术,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与精细处理,使其变为可用于室外绿化灌溉及路面清洁冲洗的优质水源,构建起高效的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BIM拓新 数据领航 智绘蓝图

中铁二院在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设计中,以 BIM 协同管理平台为核心驱动力,高效推进管线安装与精准预留孔洞。在车库区域,实现全国首次大规模梁上开洞,精准定位近2000个大尺寸孔洞,将全专业管线巧妙布局于框架梁内,有效扩充建筑使用空间。其开洞规模、数量及尺寸在国内首屈一指,为同类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范例。

科技赋能,中铁二院勇当高铁站房建设先锋,在光伏、暖通、消防等多领域深耕细作,全方位、深层次践行“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客站建设新理念。同时秉持“双碳”战略宏图,持续探索创新,以科技为笔,绘就高铁站房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崭新画卷,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交通新格局。

中铁二院:低碳技术赋能站房绿色新发展

来源:中铁二院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在“双碳”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国铁路行业以创新驱动绿色变革,正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篇章。中铁二院聚焦于铁路站房领域,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全面革新设计、建设与运营模式。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节能减排,到数字化运维平台保障高效运转;从人性化智能设施提升旅客体验,到绿色低碳站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全方位为铁路站房注入科技活力,构建起一个安全、高效、绿色、舒适站房新生态,不仅满足现代交通枢纽的多元需求,更为未来高铁站房的发展树立全新标杆,开启建筑科技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崭新篇章。

融合众力 优化聚能 低碳续航

1

被动式通风降温技术

中铁二院在重庆东站设计中,精细优化建筑布局,结合气候、光照、风向等因素,精准规划开窗位置与尺寸。优化后,过渡季室内温度稳定在24~30°C,90% 的主要功能房间换气次数超2次/h,大幅缩短空调运行时长,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

2

新风预冷技术

中铁二院在重庆东站设计中,创新性地从综合体两侧引入室外新风。在底板处,依顺轨方向精心布局多个水平地下新风道,并通过垂直竖井将新风输送至地下综合体内。该方案成功解决新风路径布设难题,大幅减少地面风井数量,提升地面美观度。同时,巧妙利用地道风原理,深度挖掘自然冷源潜能,新风预热/预冷能力可达±5℃,有效削减新风负荷,为地下交通综合体通风难题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范例。

3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中铁二院在重庆东站设计中,巧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借燃气发电余热实现制冷制热,极大提升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124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逾1700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4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

中铁二院在天府站设计中,引入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系统埋管面积达5万平米,地埋管孔数量2580个,该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率可达26.8%,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370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逾3000吨。

光伏为墨 建筑为笺 绘就能源新卷

中铁二院在昆明西站的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春城丰富的光照优势,将光伏组件化身灵动的建筑画笔,依随站房造型及站台雨棚轮廓巧妙铺展,与整体建筑身姿精妙融合,似画卷徐展,绘就绿色未来愿景。其采用先进的“并网型、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设储能”光伏发电模式,高效运作,将所发电力升压后精准输往站内照明、空调、电扶梯等设备,化作清洁动力源泉。据初步估算,每年能削减超3462吨标准煤消耗,节约成本约200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逾8626吨,为昆明西站向绿色花园式客站蝶变作出重要贡献。

环控有智 精准无差 畅享优镜

中铁二院在西昌西站设计中,凭借EBA建筑环境智能管控系统开启智能化运维新阶段,为路内首批智慧管控车站。该系统如智能管家,可敏锐地对站内空调、通风、照明、电梯等用能设备实时监测,通过构建建筑能效监管模型,深度剖析能源使用情形,借助AI算法精准预测空调及照明负荷,以“能源成本最低化与人员舒适度最大化”为导向制定运行策略,全方位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全年节能近18万度电,减少年运行费用约13万元,二氧化碳减排量179吨,构建起高效协同的运维管理新模式。

建筑消防 智慧为芯 隐患难侵

中铁二院在拉林铁路山南站设计中,引入建筑工程消防系统状态实时在线智能监测平台。该平台集成9D全景导航、消防设施监测、自动巡检、可视化灭火救援辅助决策、消防维保及管理系统等多元功能模块。为山南站构建起全方位、智能化、高效便捷的消防监测与管理体系,极大提升消防工作的精准性与及时性,降低运维成本,保障运营安全,成为铁路建筑消防智能化发展的优秀范例。

建筑集雨 汇水为源 润养生机

中铁二院在天府站设计中,巧借屋面空间收集雨水资源,引入先进的模块蓄水池技术,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与精细处理,使其变为可用于室外绿化灌溉及路面清洁冲洗的优质水源,构建起高效的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BIM拓新 数据领航 智绘蓝图

中铁二院在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设计中,以 BIM 协同管理平台为核心驱动力,高效推进管线安装与精准预留孔洞。在车库区域,实现全国首次大规模梁上开洞,精准定位近2000个大尺寸孔洞,将全专业管线巧妙布局于框架梁内,有效扩充建筑使用空间。其开洞规模、数量及尺寸在国内首屈一指,为同类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范例。

科技赋能,中铁二院勇当高铁站房建设先锋,在光伏、暖通、消防等多领域深耕细作,全方位、深层次践行“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客站建设新理念。同时秉持“双碳”战略宏图,持续探索创新,以科技为笔,绘就高铁站房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崭新画卷,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交通新格局。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