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为新时代“三农”工作锚定了新的航向。近年来,省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组织68户在川央企、地方国有企业选派100余名干部驻村帮扶68县76个村,防返贫、强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兴产业、促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水电七局作为中国电建集团骨干成员企业,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依托水利水电核心优势,拓展多元业务领域,以高质量工程与创新技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筑牢“水安全”屏障 守护粮食生产命脉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一直以来,水电七局充分发挥核心优势,积极响应“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号召,在全国承建诸多重大水利工程。
0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工程已通水十年。据了解,截至2025年2月24日,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惠及近1.14亿人,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02 河南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
工程已通水四个月。每年引黄总量2.13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31.18万亩,向下游武嘉灌区、人民胜利渠及大功灌区补源灌溉面积140.1万亩,新增粮食产能4.1亿斤,汇惠及3200万人。
03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广东省迄今为止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建设条件最复杂、工程投资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年供水量达20.79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8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
畅通“乡村血脉” 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水电七局以基建之力助力农村公路升级、供水供电一体化建设等,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抗灾能力,铺就城乡融合发展的“金色纽带”,贯通“最后一公里”。
01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通村公路工程
公路全长69公里,其中5条乡道、10条村道。已建成通车,串联起美姑县洛莫依达乡、瓦西乡、农作乡等16个乡镇,成为当地居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干道。2020年11月,美姑县成功脱贫。建局以来,水电七局修建公路总里程数超一千公里。
02 山西祁县80兆瓦光储一体化+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
山西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位于晋中市祁县、平遥县,目前已建成投产,平均年上网电量约1.5亿千瓦时,为当地清洁能源转型、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03 四川乐山夹江青衣水厂
水电七局投资运营的夹江青衣水厂,自建成投运以来,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61个月,累计供水近7000万方,以“智慧水务”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获评2024年度省级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
赋能“绿色转型” 探索乡村新质生产力
水电七局助力推动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01 四川九龙溪古斜卡光伏发电项目
由水电七局自主投资建设,首批发电单元已正式投产发电,采用“光伏+乡村振兴”“光伏+旅游”“光伏+产业带动”“光伏+生态治理”的“1+N”开发模式,电能并入四川电网,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助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02 四川攀枝花万家山光伏电站
电站将项目开发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在光伏板下方近地面种植芒果、番茄、金银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提升荒山利用效率,既是“阳光银行”,也是“绿色工厂”。“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产业新模式,为当地百姓带来绿色“伏”利。
扛起“应急担当” 护航乡村平安发展
水电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强化农村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以工程力量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01 江西上饶鄱阳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江西省鄱阳县重点根治水患的民生工程,所涉及的六条圩堤工程,全长68.7公里,建成后将提升全县圩堤防洪能力,保护15万亩耕地,惠及60多万湖区群众。
02 河南长垣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
包括河渠治理293.68公里,新建活动钢闸坝6座,新建改建节制闸31座,改建重建生产桥69座,路涵594座以及4段景观河段和3座景观湖建设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长垣河道排涝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从水网建设到路网延伸
从江河治理到绿色能源
水电七局将继续
以“水、能、城”核心业务为支点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全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七局方案
书写新时代央企服务民生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