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近年来,四川富润创新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健全责任链条、强化科技赋能、增强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逐步构建起一套系统化、标准化、可穿透、能闭环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转型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体系创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智能防护网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动态优化安全管理全流程。系统性推进制度“废、改、立”,一系列关键制度相继出台或修订;借助机构人员调整的契机,重塑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体系;制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办法(试行),激发全员“吹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针对事故信息报送流程不清的问题,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责任与时限;为应对外包作业风险,下发了关于外包管理自查自纠的通知;各子公司相继完善出台安全系列制度,确保了制度体系的与时俱进、实用管用。
二是加强穿透指导,强化安全管理差异化管控。公司安全团队主动下沉,指导富华天府、富润志合等子公司修改完善其安全检查表,使其更贴合实际业务风险;针对高校资产公司业态极其复杂的特性,推动富润教科牵头制定九小场所检查清单,为宾馆、实验室、餐饮、物业等不同场景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检查指南;启动并初步完成了对下属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分类,为后续实施“一企一策”的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安全要求能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末梢。
三是聚焦智慧赋能,全面健全数字监管模式。面对“九小场所”分散、传统监管效率低的痛点,启动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打通信息孤岛,实现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培训考核的线上闭环管理。探索为每个经营点位生成唯一的“安全码”,扫码即可显示该点位的风险清单、应急流程和自查情况,将复杂的安全管理简化为“每日一扫”,实现了监管效能的几何级提升,标志着安全管理从“人防”到“智防”的关键跨越。
人员赋能:锻造“关键少数牵头、全员共治”的责任链条
一是压实领导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年度安全工作,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参与,以“四不两直”方式,分赴四川玻纤、贵州航锐、富润国际广场等11家重点子公司开展安全检查,现场督导,下发整改通知书,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
二是配强专业力量。在总部层面,引入专职安全管理岗位,负责体系运行、监督检查、教育培训等核心职能。在子公司层面,推动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单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小微和异地企业,则试点探索“区域安全管理协作组”模式,共享安全专家资源,有效破解了基层专业力量不足的难题。
三是提升全员能力。公司安全管理团队承担起“培训师”和“播报员”的双重角色。不仅制定并执行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在日常通过工作群、OA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立预警信息与事故案例的即时传达机制,进行持续性的安全“微培训”。推动的“安全明白人”培训计划,旨在系统提升二级、三级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扎根基层的安全骨干队伍。
活动闭环:实施“精准排查、实战演练”的常态化治理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确保专项整治闭环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督查机制,定期开展对各级子公司及项目的现场安全检查,足迹遍布成都、绵阳、阿坝、西昌乃至贵州等重点区域。检查内容细致入微,从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到危化品管理、特种设备安全,严格执行“排查-整改-复查-销号”闭环管理。针对高校“九小场所”这一高风险领域,由集团整体统筹、下属富润教科具体落实,完成对26户高校资产公司的拉网式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并建立详细整改台账,动态跟踪。此外,针对汛期、世运会、“双节”等关键时段,均提前部署,确保了特殊时期的安全平稳。
二是强化应急演练,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公司指导各子公司针对自身风险特点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下属四川玻纤组织窑炉玻璃液泄漏、有限空间救援、消防安全等4场演练,参演人员达380人次,有效检验了预案,提升了员工的应急处突和自救互救能力。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和“消防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展板、知识竞赛、线上闯关、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四川省“安康杯”及“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竞赛,四川玻纤在2025年四川省企业工会安全生产拉练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将安全文化从“工作场”延伸至“竞技场”,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与荣誉感。
保障强化:夯实“专职兼职结合、全员参与”的基层基础
一是稳定安全队伍。逐步建立一支覆盖所有二级及重点三级子公司的专(兼)职安全管理队伍,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目标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是激活全员力量。强化事故隐患内部奖励,对近百名员工奖励2万余元,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将每一位员工从被管理的对象,转变为安全管理的“前沿哨兵”和“神经末梢”,实现了安全隐患的“众筹”式发现,让安全管理的金字塔底座坚如磐石。
三是引入外部智囊。为弥补内部专业力量的不足,公司以“安全技术服务采购”模式,引入了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依托专家团队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为整个集团开展深度“安全体检”与“专家会诊”,深挖系统性、根源性隐患,制定治本之策,提升了安全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