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华西集团承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四川华西集团            时间:2025年04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近日,华西集团四川安装承建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突破“双亿度”,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进入燃烧实验新阶段。

中国环流三号主体设备安装工作于2019年3月交于四川安装。该装置是我国自主研制、目前设计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工程专业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很多重要结构并无可借鉴使用的制作安装方法。项目部通过自主设计中心柱可拆卸承重盘、自动定心吊装专用工装,传统测量方式与激光跟踪仪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案等,解决了安装过程中部件位置角度公差测量等众多关键技术难题,顺利完成项目安装任务。

该装置建成后于2020年12月实现首次放电;2023年8月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2024年3月19日,作为我国10个核科研设施之一面向全球开放;2025年3月28日,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当前,四川安装正积极备战中国环流三号水冷集成系统建设工作。该系统建成后,对聚变反应实验期间的设备,实现“物理降温”。

据悉,中国环流三号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此次实现“双亿度”挺进燃烧实验,意味着可控核聚变走向应用的核心环节,未来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

华西集团承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四川华西集团 时间:2025年04月11日

近日,华西集团四川安装承建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突破“双亿度”,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进入燃烧实验新阶段。

中国环流三号主体设备安装工作于2019年3月交于四川安装。该装置是我国自主研制、目前设计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工程专业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很多重要结构并无可借鉴使用的制作安装方法。项目部通过自主设计中心柱可拆卸承重盘、自动定心吊装专用工装,传统测量方式与激光跟踪仪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案等,解决了安装过程中部件位置角度公差测量等众多关键技术难题,顺利完成项目安装任务。

该装置建成后于2020年12月实现首次放电;2023年8月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2024年3月19日,作为我国10个核科研设施之一面向全球开放;2025年3月28日,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当前,四川安装正积极备战中国环流三号水冷集成系统建设工作。该系统建成后,对聚变反应实验期间的设备,实现“物理降温”。

据悉,中国环流三号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此次实现“双亿度”挺进燃烧实验,意味着可控核聚变走向应用的核心环节,未来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