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省港投集团所属港航公司创新步履不停
来源:省港投集团            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近年来,省港投集团所属港航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围绕航运、电力生产和业务拓展工作,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深挖科研潜力,推进产学研有效贯通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4年累计开展科技项目57项,研发经费投入4800余万元,同比增长59.4%,研发强度达到5.3%,获得专利、软著28项,用科技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用创新助力航电降本增效。

一、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一)着力创“新”,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

坚持以“检修技改+项目拓展”为抓手,深挖科研潜力,一是强化检修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展了一批如“贯流式机组桨叶窜动量测量专用工具研发”“导叶连杆止动器设计研发及应用”等50余项解决公司生产的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一种用于灯泡贯流式机组导叶及附件装拆起吊的专用工具”“一种灯泡贯流式机组高压顶起油监测装置”等一批提升航电检修质效的科研成果。二是深挖拓展项目潜力。依托“嘉陵江航电枢纽配套抽水蓄能项目研究”“沿江磷资源综合利用”等拓展项目,深入研究,坚持用科技手段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技术基础。

(二)推动拓“新”,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活力

一是大力推动硅碳负极项目开展。强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加快硅碳负极中试线建设,已完成厂房建设与主体设备采购安装,中试线基本建成,该项目荣获2024“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二是发掘光伏项目科研潜力。依托港口、航电等项目基础,对光伏组件的选择、布局设计、支架强度与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用科技手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司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金盘子航电枢纽成功并网,是港航公司开启“向‘新’而行、绿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聚力向“新”,助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联合天府永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聚源兴川”项目、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等4个外部项目,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深化科研管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助力,通过不断完善创新项目管理,进一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效、协同、开放的科技管理体制。一是加强项目立项管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整合技术攻关项目,为加快科技创新工作开展,邀请项目相关专业和财务类专家共同参与,确保科技项目的创新性、经济性。二是强化项目进度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落实月报、季报等相关制度,统筹做好科研工作安排,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三是完善项目验收管理。通过集中验收评审,在确保科技项目按计划推进的同时,有力保障了科技项目的完成质量,不断提升科研“质”的层次,推动“新”的发展。

三、强化科技宣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在抓好科研成效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成果宣传工作,鼓励和推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开展科创活动,《嘉陵江航运的“畅快”秘笈》荣获“2024年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生活污水处理及园林浇灌一体化系统智能改造”成功入选《“十四五”生态环境创新工程案例汇编》,公司内形成了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港航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推动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转化,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省港投集团所属港航公司创新步履不停

来源:省港投集团 时间:2025年04月24日

近年来,省港投集团所属港航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围绕航运、电力生产和业务拓展工作,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深挖科研潜力,推进产学研有效贯通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4年累计开展科技项目57项,研发经费投入4800余万元,同比增长59.4%,研发强度达到5.3%,获得专利、软著28项,用科技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用创新助力航电降本增效。

一、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一)着力创“新”,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

坚持以“检修技改+项目拓展”为抓手,深挖科研潜力,一是强化检修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展了一批如“贯流式机组桨叶窜动量测量专用工具研发”“导叶连杆止动器设计研发及应用”等50余项解决公司生产的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一种用于灯泡贯流式机组导叶及附件装拆起吊的专用工具”“一种灯泡贯流式机组高压顶起油监测装置”等一批提升航电检修质效的科研成果。二是深挖拓展项目潜力。依托“嘉陵江航电枢纽配套抽水蓄能项目研究”“沿江磷资源综合利用”等拓展项目,深入研究,坚持用科技手段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技术基础。

(二)推动拓“新”,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活力

一是大力推动硅碳负极项目开展。强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加快硅碳负极中试线建设,已完成厂房建设与主体设备采购安装,中试线基本建成,该项目荣获2024“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二是发掘光伏项目科研潜力。依托港口、航电等项目基础,对光伏组件的选择、布局设计、支架强度与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用科技手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公司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金盘子航电枢纽成功并网,是港航公司开启“向‘新’而行、绿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聚力向“新”,助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联合天府永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共同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聚源兴川”项目、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等4个外部项目,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深化科研管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助力,通过不断完善创新项目管理,进一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效、协同、开放的科技管理体制。一是加强项目立项管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整合技术攻关项目,为加快科技创新工作开展,邀请项目相关专业和财务类专家共同参与,确保科技项目的创新性、经济性。二是强化项目进度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落实月报、季报等相关制度,统筹做好科研工作安排,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三是完善项目验收管理。通过集中验收评审,在确保科技项目按计划推进的同时,有力保障了科技项目的完成质量,不断提升科研“质”的层次,推动“新”的发展。

三、强化科技宣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在抓好科研成效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成果宣传工作,鼓励和推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开展科创活动,《嘉陵江航运的“畅快”秘笈》荣获“2024年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生活污水处理及园林浇灌一体化系统智能改造”成功入选《“十四五”生态环境创新工程案例汇编》,公司内形成了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港航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推动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转化,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博/微博

微博

微信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