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年初以来,黑龙江省国资委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重大战略部署,创新机制、精心组织、攻坚克难,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全力投入收官攻坚战,截至2025年3月底,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完成率超过87%。
树立示范标杆,为高质量收官标定刻度。一是坚持跳起摸高,制定高质量收官标准。从功能性改革、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监管、党建等多维视角出发,深入研究高质量收官的内涵、标准,确定收官的基线和高线,立足定性和定量两个标度,制定形成了全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5个方面、31条收官标准,引领全年改革工作。同时,指导各市(地)和出资企业分别制定各自高质量收官标准,形成“1+N”标准体系。二是坚持狠抓重点,落实高质量收官任务。立足收官的任务实际,制定印发《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2025年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明确7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着眼制约国企发展主要问题矛盾,谋划了“小、散、弱”企业治理、组建大集团、布局战新产业等一批突破性改革任务,实施集中力量攻坚,努力在收官之年形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三是坚持优化台账,夯实高质量收官基础。对标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12个方面共性问题,对深化提升行动台账展开新一轮的深度梳理和盘点,逐项细化实化改革举措、完成标准、预期标志性成果等台账内容。按动作到位、制度健全、效果显著要求及时更新台账,按季调度台账任务进展,强化过程把控,系统推进实施,使改革台账真正反映出改革进展和成效成果,发挥督促指导高质量收官的作用。
完善推进机制,为高质量收官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三书一函”机制。对重点难点、临近节点、推进缓慢、质效不高、成效突出等改革任务视不同情况下发任务书、提醒书、嘉奖书、整改函,深化提升行动以来已累计下发各种书函52份。二是建立调度工作机制。每周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部署改革任务,每月对重点改革任务进行跟踪调度,每季度召开专题推进会议,通报改革进展,部署重点工作,协调改革步调。三是建立穿透基层机制。选定11户改革基层联系点企业,对联系点提级调度,以点带面穿透基层、指导基层。开通对基层企业的直通电话,随时解答疑问,促进改革政策要求直达基层。四是建立“回头看”机制。对已完成任务及时进行“回头看”,查摆差距不足、补足短板弱项,形成一边强力推进、一边自查自纠、一边整改提高的工作格局。五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每年对市(地)开展全覆盖督查,梳理形成经验做法清单和发现问题清单,及时反馈、限时整改。对出资企业改革实施年度考核、量化打分,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营业绩挂钩。六是建立培训指导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改革人员培训,解决“不会改、改不好”问题,打通“为什么改、怎样改、为什么这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改革中要避免什么”等底层改革逻辑,提高实操能力。
加强统筹协同,为高质量收官凝聚合力。一是聚焦系统集成,推动改革协同共进。与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部门加强联系,每季度调度一次,协同推进有关改革任务。将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与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排查整治国资监管11类共性问题、新时代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国企改革任务等有机衔接、一体推进,持续增强国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强化查缺补漏,抓好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对各种督查、检查反馈问题和巡视、审计发现问题,组织各市(地)、各企业全面自查自纠,梳理短板弱项,制定整改台账,列入深化提升行动任务体系,系统推动整改落实。对进度相对滞后的单位下发提醒书,实地进行检查督导。三是注重经验推广,营造改革创新氛围。创设“黑龙江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简报”,已刊发简报35期。选树30个企业进行培育,向国务院国资委推荐10个改革典型经验。每季度开展一次各地国企改革经验交流。与省日报合作,策划开展“改革赋能、向新而行,解码龙江国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专题系列宣传活动,系统展示龙江国资国企改革成果和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