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今年以来,成都产投集团下属功能区集团聚焦深化改革攻坚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并购核心资产”的组合策略,锚定主责主业深耕细作,加快资产结构优化,以“主业纯度”换“资产效能”,探索形成区域国企市场化转型的有益经验。
主业提质激活发展引擎。功能区集团通过聚焦主责主业实施资产结构动态优化调整,加快增量拓展,精准并购现金流资产,有效提升项目即期收益;促进存量盘活,开展开发商股权合作,提升待开发土地资源协同运营效能;实施定制开发,深度绑定链主企业,项目亩均产值预期超行业均值。锚定“现金流+增值力”双核心,精准筛选全市核心区域具备稳定现金流的成熟资产与显著增值潜力的价值标的,以收并购方式快速改善功能区集团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市区协同破解发展难题。构建市区协同模式,找准改革突破点,通过深化与高新区、崇州市、金堂县的协同联动,分别促进产兴建设、新蜀康、淮州建投项目转股,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在权责重构上,实现市级资源整合力与区级属地服务力深度融合;在机制创新上,建立“权证办理-协同招商”双轨运行机制,强化了“市级主导、区县协同、市场运作”的园区综合运营机制;在模式价值上,探索出“市级赋能、区级运营、利益共享”的园区开发新路径,实现了“政府激活载体、企业激活资金”的双赢格局,有效破解了“市级开发、区级不满”的传统矛盾。
双轨并进优化资产布局。在战略重构方面,功能区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创新采用“优化存量”与“拓展增量”双轨并进策略。严格执行“一企一业”原则,分批次对6家控股子公司进行专业化整合重组,推进退出3家非主业参股企业。将规模考核转向以“一利五率”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股权结构调整作为资源整合的杠杆,激发存量园区的属地统筹能力,促进载体去化与资产周转,推动“资产规模型”向“运营价值型”的转变。
下一步,功能区集团将持续深化“定制开发+资源重组”双轮驱动,以更高能级的资源配置能力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这场发生在功能区集团的产业运营创新实践,正在通过资产结构的“物理重构”激发产业服务的“化学反应”,为国企市场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