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10月27日,由蜀道集团投资建设(蜀道高速集团主导投资、四川路桥施工、四川公路院设计)的西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泸沽湖特大桥香格里拉岸的下横梁实现毫米级精准吊装,完成了一场极为精准的“空中装配”,犹如为桥塔系上了一条坚实的“钢铁腰带”,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下横梁吊装完成
这条横亘于两座桥墩之间的“钢铁脊梁”,全长43米,单节重量近200吨,它的成功安装,为大桥索塔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撑。此次合龙,堪称一场与恶劣环境的智慧较量。建设现场昼夜温差超过30℃,钢板阴阳面温差甚至高达49℃,巨大的热胀冷缩效应为横梁的焊接与精准定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待吊装的下横梁
面对难题,建设者们化身“高空绣花匠”,运用了一套名为“双保险可视化空中自调节吊具”的智能系统。这套系统如同给巨大的横梁装上了敏锐的“神经”和灵活的“关节”,让它在吊装过程中能够实时感知姿态并进行自动微调,稳稳地“漂浮”在预定位置。
整个安装过程犹如进行一场精密的“空中手术”。下横梁分三节进行安装,采用悬臂拼装工艺,并设置了毫米级可调节的主动横撑。团队严格执行“测量—试吊—就位—焊接—复检”的五步流程,确保每个接口严丝合缝。此外,一套联动环境监测系统如同忠诚的“气象哨兵”,48小时不间断地收集数据,引导建设者们抓住最有利的施工时机,化解温度变化带来的结构变形风险。
通过技术方案的持续优化与科学组织,建设团队成功克服了温差、风速等复杂条件的干扰,仅用15天便完成了近500吨横梁的“零支架”悬臂拼装,最终实现了令人惊叹的毫米级合龙精度,高效安全地完成了这次关键吊装任务。
此次下横梁的成功安装,标志着泸沽湖特大桥香格里拉岸索塔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大桥索塔的最终封顶及后续的主梁挂索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泸沽湖特大桥效果图
【延伸阅读】
G7611 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简称 “西香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的关键路段,也是连接川滇贵三省的重要横向通道、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四川省内单个项目公司管理单体投资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西香高速建成后将彻底结束盐源县、木里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对改善凉山州民族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区域优势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泸沽湖特大桥:桥梁全长1922m,主跨径1680m的钢桁梁悬索桥,建设工期54个月,具有“两首创、三高、四最”的特点。两个桥梁结构“首创”,U型回转式隧道锚和钢管&钢箱混凝土组合结构索塔;三高:高海拔、高落差、高地震烈度;经专业机构认证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山区悬索桥、世界最大跨径空间缆悬索桥、世界最大跨径隧道锚悬索桥、世界最大跨径中跨主梁变宽悬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