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当前,我省正聚焦水利科研项目和重大水利工程,以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更好服务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智慧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阚飞,正在带领大家集中攻关数字孪生木桥沟水库灌区项目。木桥沟水库灌区位于自贡富顺县,设计灌溉面积10.12万亩,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四川电信组建科研团队,发挥联合优势进行研发。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智慧水利研究所副所长 阚飞:数字孪生灌区就是给我们的灌区打造一个数字孪生“兄弟”,主要在灌区布设水位、流量、视频监控、工程安全等监测传感设施,研发了水文、水资源、水动力、工程安全等水利专业模型及“四预”平台,为灌区管理提供信息化的支撑。
不仅是智慧水利项目,近年来,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还大力推进水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坝工新技术、防汛抗旱减灾等特色学科建设,承担科研课题8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麻泽龙:接下来,我们将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引进与推广转化应用,推动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利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我省还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载体,开展科技攻关。眼下,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粟家庙渡槽正加快建设,该渡槽全长2270米,最大架空高度87米,是目前国内综合技术难度最大的渡槽。项目团队与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开展课题研究,解决了荷载、温度、应力匹配等问题。
中电建成都院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第III标段施工经理 张晓川:其中连续跨越张南高速、成南达万铁路、顺蓬营一级公路,这段施工难度极大。特别是跨越张南高速254米,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上U下箱变截面叠箱梁结构设计,在张南高速上修建了120米的连续刚构渡槽,并在施工中创新采用桁架挂篮施工。
亭子口灌区一期设计灌面约136万亩,将新建17条总长度约375公里的灌溉渠系,工程点多面广,槽隧比高、跨越工程多,施工和管控难度大。
四川亭子口灌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管理现场三部部长 罗丹:加强与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联动,发挥“产学研”优势,探索运用“槽身预应力锚索单端张拉”“长距离高空混凝土浇筑水平运输”“大跨度连续刚构施工”等创新施工工艺,助推一期工程建设。
接下来,我省水利部门将创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引入培育,通过引大济岷、亭子口灌区、向家坝灌区等重大工程带动相关科研攻关,为我省建设水利强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