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今年6月,作为结对帮扶单位,国网四川电力携手凉山州喜德县建成了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如今,首批37名学员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9月16日,在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一场“毕业即上岗”的签约仪式正在举行。37名来自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学员,在凉山州应急管理局正式颁发电工证后,当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成为电力建设的新力量。
学员代表 马海体古:一开始我就听说培训合格就能推荐工作,那时我和家里人还不太相信,今天我们签下了合同,心里面感觉也特别踏实,感觉未来的路越来越宽了。
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与喜德县政府合作共建,围绕省委省政府托底性帮扶工作要求,紧贴电力行业实际需求,开设基建施工、特种作业等实用课程,在强化技能实操的同时,也注重法治观念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支“技能扎实、扎根家乡”的本土电力人才队伍。
四川极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曹雨:这些学员经过系统化的培训,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都非常突出,到了施工一线很快就能上手,甚至能快速成为骨干力量,非常符合我们的用工需求。相比我们以往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招用的操作人员,这批学员在操作规范性和整体素养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创新推出“阶梯式培训”机制:初级班侧重基坑开挖、混凝土施工等基础内容,中高级班则强化高空组塔、线路架设等关键技术。学员通过持续晋级,不仅技能提升,月收入也有望实现翻番。
凉山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彭晓彬:这种“过关升级”的模式特别受到年轻学员欢迎,形成了强有力的正向激励,像我们即将要开的新一期课程,就重点加强了高空作业的综合实战能力,能进一步帮助学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此外,学校还携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精准对接平台,构建起“校、企、政”三方联动的就业服务机制。
凉山州喜德县委常委、副县长 邓阳: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帮扶一人、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不仅送技能、送岗位,更激活了群众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