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云贵湘发电片区:跨省协同赋能,点亮区域能源转型之路
来源:中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初夏时节,云贵湘三省交界处山峦叠翠,沅江、桐梓河碧波蜿蜒,片区内五座水电站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一条绿色能源纽带。四家公司分别位于湖南省、云南省和贵州省,跨度达1400公里。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推动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化发展,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以“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为导向,于2024年9月整合水电顾问集团所属桃源、正安、桐梓河、双柏四家发电公司成立云贵湘发电片区,采用“职能部门+区域总厂”矩阵式管理模式,实现了“一个团队、两家电网、三个省份、四家公司、五个电站”专业管理与区域总厂生产运营的深度协同,“三省四企”破局千里能源网。

构建“标准+适配”弹性体系,破题跨省协同治理

云贵湘发电片区目前主要承担桃源公司所属的桃源水电站(装机18万千瓦)、正安公司所属的沙阡水电站(装机5万千瓦)、桐梓河公司所属的圆满贯水电站(装机4万千瓦)和杨家园水电站(装机4万千瓦)、双柏公司所属的大湾水电站(装机4.98万千瓦)的生产运营。

云贵湘发电片区以制度革新为突破口,深度融合“三化”管理内核,将检修技改作为检验跨省域治理效能的“试金石”,打造全链条精益管理体系,推动业务模式从“分散粗放”向“全域智治”跨越。

立足电建集团战略框架,创新建立“标准框架+特色适配”弹性管理机制:由生产技术部牵头,联动基建管理部、区域总厂等多个主体,编制《检修技改实施细则》《零星采购实施细则》等标准化文件,既严格落实上级管控要求,又精准适配三省在政策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化需求。

制度创新推动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60%,管理成本压降20%,形成“总部统筹有力、区域响应灵活”的治理生态,为跨省域重大项目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建“双轨+三维”评审机制,锻造全周期精益链条

云贵湘发电片区以专业化管理为核心,构建“方案评审+闭环优化”双轨管控体系,推动检修技改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体系化治理”升级,完成全周期管理。

方案评审团队聚焦安全风险防控、成本管控、技术可行性三大核心维度,运用数据分析、技术经济论证等手段,对项目技术路径进行全流程“问诊把脉”。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技术、安全、财金等多领域专家资源,实现技术标准与现场需求的深度匹配,前置化解潜在风险。

通过动态迭代项目库,精准新增关键技术项目、剔除低效内容,实现年度费用预算精细化管控,形成“源头控质量、过程强协同、效益可持续”的全周期管理闭环。

打造“质量+全员”质控网络,夯实本质安全根基

云贵湘发电片区以“治理理念下沉基层”为目标,将质量管理作为检修技改“生命线”,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受控”的精细化风控体系,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提升。

针对项目全周期,创新“组织措施、安全措施、质量措施” 三措联动机制:施工前实施技术方案“专家会诊”,施工中运用开展动态巡查,竣工后闭环验收的全流程管理链条,确保每道工序责任到人、标准落地。

完工后建立“班组自检-部门复检-片区终检”三级验收体系,并引入跨部门联合巡检机制,对隐蔽工程、关键工艺实施“飞行检查”,实现质量问题“零遗留”,检修技改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哨兵、处处都是质控节点”的治理格局。

激活三省四企协同联动,赋能区域能源提质挖潜

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与治理能力升级,云贵湘发电片区实现了 “三省四企”的深度融合:2024年全年发电任务及减亏目标超额完成,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率提高至100%,为区域能源保供与“双碳”目标落地注入新动能。

作为电建水电开发公司跨省域管理改革的“试验田”,云贵湘发电片区的实践不仅破解了地域跨度大、管理链条长、协调难度高的现实难题,更探索出一条“战略统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企业治理新路径,为跨省域能源企业整合提供了“源于实践,且应用于实践”的生动样板。

在“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关键期,云贵湘发电片区以管理创新激活千里基层,以协同联动破解企业治理难题,展现了企业锐意改革的责任担当。未来,片区将继续深耕跨省域治理创新,为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企业治理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云贵湘发电片区:跨省协同赋能,点亮区域能源转型之路

来源:中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时间:2025年05月21日

初夏时节,云贵湘三省交界处山峦叠翠,沅江、桐梓河碧波蜿蜒,片区内五座水电站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一条绿色能源纽带。四家公司分别位于湖南省、云南省和贵州省,跨度达1400公里。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推动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化发展,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以“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为导向,于2024年9月整合水电顾问集团所属桃源、正安、桐梓河、双柏四家发电公司成立云贵湘发电片区,采用“职能部门+区域总厂”矩阵式管理模式,实现了“一个团队、两家电网、三个省份、四家公司、五个电站”专业管理与区域总厂生产运营的深度协同,“三省四企”破局千里能源网。

构建“标准+适配”弹性体系,破题跨省协同治理

云贵湘发电片区目前主要承担桃源公司所属的桃源水电站(装机18万千瓦)、正安公司所属的沙阡水电站(装机5万千瓦)、桐梓河公司所属的圆满贯水电站(装机4万千瓦)和杨家园水电站(装机4万千瓦)、双柏公司所属的大湾水电站(装机4.98万千瓦)的生产运营。

云贵湘发电片区以制度革新为突破口,深度融合“三化”管理内核,将检修技改作为检验跨省域治理效能的“试金石”,打造全链条精益管理体系,推动业务模式从“分散粗放”向“全域智治”跨越。

立足电建集团战略框架,创新建立“标准框架+特色适配”弹性管理机制:由生产技术部牵头,联动基建管理部、区域总厂等多个主体,编制《检修技改实施细则》《零星采购实施细则》等标准化文件,既严格落实上级管控要求,又精准适配三省在政策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化需求。

制度创新推动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60%,管理成本压降20%,形成“总部统筹有力、区域响应灵活”的治理生态,为跨省域重大项目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建“双轨+三维”评审机制,锻造全周期精益链条

云贵湘发电片区以专业化管理为核心,构建“方案评审+闭环优化”双轨管控体系,推动检修技改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体系化治理”升级,完成全周期管理。

方案评审团队聚焦安全风险防控、成本管控、技术可行性三大核心维度,运用数据分析、技术经济论证等手段,对项目技术路径进行全流程“问诊把脉”。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技术、安全、财金等多领域专家资源,实现技术标准与现场需求的深度匹配,前置化解潜在风险。

通过动态迭代项目库,精准新增关键技术项目、剔除低效内容,实现年度费用预算精细化管控,形成“源头控质量、过程强协同、效益可持续”的全周期管理闭环。

打造“质量+全员”质控网络,夯实本质安全根基

云贵湘发电片区以“治理理念下沉基层”为目标,将质量管理作为检修技改“生命线”,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受控”的精细化风控体系,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提升。

针对项目全周期,创新“组织措施、安全措施、质量措施” 三措联动机制:施工前实施技术方案“专家会诊”,施工中运用开展动态巡查,竣工后闭环验收的全流程管理链条,确保每道工序责任到人、标准落地。

完工后建立“班组自检-部门复检-片区终检”三级验收体系,并引入跨部门联合巡检机制,对隐蔽工程、关键工艺实施“飞行检查”,实现质量问题“零遗留”,检修技改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哨兵、处处都是质控节点”的治理格局。

激活三省四企协同联动,赋能区域能源提质挖潜

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与治理能力升级,云贵湘发电片区实现了 “三省四企”的深度融合:2024年全年发电任务及减亏目标超额完成,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率提高至100%,为区域能源保供与“双碳”目标落地注入新动能。

作为电建水电开发公司跨省域管理改革的“试验田”,云贵湘发电片区的实践不仅破解了地域跨度大、管理链条长、协调难度高的现实难题,更探索出一条“战略统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企业治理新路径,为跨省域能源企业整合提供了“源于实践,且应用于实践”的生动样板。

在“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关键期,云贵湘发电片区以管理创新激活千里基层,以协同联动破解企业治理难题,展现了企业锐意改革的责任担当。未来,片区将继续深耕跨省域治理创新,为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企业治理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