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当秒针跳动5148万次,当1200次潮汐漫过海岸线,华西集团下属四川场道广安市政项目方坪项目已完成125万方路基土石方开挖——若用标准渣土车运输需8.3万车次,首尾相连长达800公里。600个昼夜轮转中,广安市政项目文庙项目1—4#初步成型,最艰难的时间已经度过。当秒针跳动5148万次,当日出日落更迭1200次,广安市政项目方坪项目已完成125万方路基土石方开挖——若用标准渣土车运输需8.3万车次,首尾相连长达800公里。600个昼夜轮转中,广安市政项目文庙项目1—4#初步成型,最艰难的阶段已经度过。
从2023年9月1日破土动工到此刻的1.64个公转周期里,善建者们用20次月相盈亏周期,将蓝图转化为矗立在广安地平线上的城市新坐标。
这段占据人生1/50的时光,见证着广安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见证着广安市政项目团队的厚积薄发,见证着四川场道与广安共生共荣的铿锵步伐。
交通:交通枢纽和城市新地标初具形态
4月23日,正式开工的第600天,方坪项目第3.2公里处,一摞摞围挡材料整齐地堆放在材料工区,正等着项目工人有序安装,新阶段的施工即将开始。
全长6.4公里的方坪大道如巨龙破土,蜿蜒舒展,站在施工现场中心的最高点往右看,右边3.2公里的道路初具雏形,像一条蛰伏地下的巨龙正缓缓舒展身躯,露出钢筋铁骨的脊梁。
连月以来,200名熟练工人24小时轮班抢工,提前储备的120%主材从各个储放场区流水般浸润在工地现场,构筑起巨龙身上的鳞片。目前,前3.2公里已完成90%下穿土石方施工、路基回填完成80%、管网和下穿主体结构已完成80%、凤凰大桥已完成70%。
在加速推进工程进度的背后,是全周期的风险管控机制,通过动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实现质量、安全、进度的三位一体精准管控。顺着施工干道望去,每一个高边坡、深基坑都有着“传统监测+智慧工地”双保险,实现24小时风险预警,准确率达100%。
往左边望去,在项目最远端将是未来的广安高铁站,更远处是快速发展的华蓥城区,方坪大道全线建成后,将构建起“高铁最后一公里”的黄金通道,实现华蓥与广安主城区的“半小时经济圈”深度融合。
九公里之外的广安主城区,与广安城市中心思源广场一街之隔的文庙项目施工现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建筑与装饰工程完成31.2%,土石方工程完成82%,支护工程完成76.6%,道路工程完成41.8%。
建成后的文庙项目,将系统性地改善文庙橡皮沟片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增添一座新的广安城市文化地标。
“项目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项目管理人员坦言,前600天的施工让项目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要实现项目完全竣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长:能打胜仗的市政团队已然成型
伴随着方坪项目和文庙项目施工高歌猛进的,是一群业务更加娴熟、技术更加精湛的市政管理团队。
作为四川场道承建的中标金额最大的工程项目,广安市政项目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一支支精锐骨干从公司五湖四海的项目汇聚于此,不少人从机场建设领域毅然转型市政工程领域,肩负起20.89亿元的项目重任,开启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转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如何将机场建设领域的优势、经验、心得同市政施工相结合,在新的领域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成为团队面临的首要挑战。
“主动学习是关键。”面对新领域新情况,项目团队全员开展学习,组织内部培训课程,在累计长达400小时的培训中,大家从市政工程的基础知识、施工规范到项目管理要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不错过每一个关键处。多名参与过市政项目的同事,更是主动站出来分享学习资料和经验心得,“大家都有一种回到高考前努力学习的状态。”
同时,团队结合机场建设管理经验,将机场建设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到市政道路施工中,针对市政管理难点,从原材料的采购、施工工艺的控制到工程质量的验收,机场经验和市政管理,二者正在有机融合。在不断地反复实操中,项目团队融会贯通掌握机场建设“倚天剑”和市政施工“屠龙刀”。
目前,项目团队33名管理人员,有高级工程师7名,一级建造师7名,试验检测工程师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2名,造价工程师1名。
展望:市政路桥之路将越走越宽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工作会上,四川场道再次强调,市政业务是“规模推进器”“转型试验田”,是“场道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安市政项目正努力将这条路越拓越宽。
“我们正在打造市政施工核心技术。”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当下,广安市政工程以科技为翼,通过无人机、智能安全帽、高边坡智能检测、物料验收系统、安全视频监控,实现数字底盘与实体工程的同步映射。
面对山地仿古建筑复杂结构,团队创新应用BIM技术,建立全专业信息化模型,提前模拟施工流程,精准解决2800余项技术冲突,进度偏差率控制在5%以内。2024年,BIM技术便直接节约施工成本百万元,施工效率提升300%。
“成都经验正转化为广安实践。”在4月18日方坪项目召开的全市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观摩会上,广安市生态环境局评价项目给广安市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树立了标杆。高度认可的背后,是项目部规范物料堆放,实行动态裸土覆盖,科学实施湿法作业,扬尘污染管控到位,每一项工作都展现了项目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
广安市政项目管理经验,对内为公司多个市政项目提供了借鉴参考,对外吸引10余家单位观摩学习,为后续承接大型市政工程奠定口碑基础。项目更通过文化展厅、媒体宣传讲好“场道故事”,擦亮“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企业品牌,正成为开拓川东市场的“敲门砖”。
“轻舟正在穿越万重山。”当前,项目已进入水稳层施工新阶段,方坪大道后3.2公里施工即将开启。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广安基础设施水平,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以广安模式为蓝本,四川场道继续通过科技创新与管理优化,持续深耕市政领域,打造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