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近日,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在沪渝蓉高铁试验运行中实现重大突破,创下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新纪录。该车型从起步加速至时速350公里仅需4分40秒,较运行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缩短100秒。在这一“中国速度”成就背后,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长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虹电源”)为其配套研制的新一代AI锂离子蓄电池系统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CR450——AF动车组样车
参与国家战略任务,攻克核心技术难题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CR450动车组的研制承载着实现高速铁路技术自主突破的重要使命。早在2016年,科技部就提出了“400km/h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课题,标志着下一代高铁CR450项目相关技术的前期调研工作正式启动;2018年,长虹电源与中车青岛四方股份接洽,着手筹备车载锂电池系统前期调研和技术储备工作;到2022年,科技部和国铁集团签署了“高铁引领”科技攻关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在协议框架下携手推进下一代CR450高速动车组等重点攻关任务。
长虹电源研发团队创新开发了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对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实现了从传统故障报警向精准故障预测的技术跨越。该电池系统具有多项优异性能:标称电压DC103.5V,容量460Ah,在-40℃至+40℃环境条件下可保障动车组紧急供电90分钟,使用寿命超过12年。尤为突出的是,系统重量控制在1000kg以内,实现920kg,较传统镍镉电池减轻57%,但容量提升21%,同时通过优化电芯性能和采用防火材料,构建了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
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在项目关键阶段,蓄电池系统需要在已减重700kg的基础上再减重200kg。研发团队通过创新结构和材料设计,在确保振动冲击强度的前提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攻关,最终成功实现减重目标。
在整车调试期间,团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由于主机厂调试计划紧凑,研发团队只能利用夜间调试结束后开展工作,经常从晚上11点持续工作至次日凌晨,连续奋战半个月,确保新增功能及时验证通过。团队成员秉持“不攻克不罢休”的信念,成功突破各项技术难关。
目前,该蓄电池系统已取得TJ/JW126、TJ/JW127、TJ/JW129等多项标准认证,获得客户“运行状态良好”的积极评价,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基于该项目积累的智能化、轻量化技术,长虹电源正积极拓展下一代地铁、低运量城轨以及新能源汽车、工商业储能等新兴领域。

CR450——BF动车组蓄电池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长虹电源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自主培养+社会招聘”双渠道选拔人才,运用“导师制+项目历练”模式加速人才成长。公司特别注重让新员工深度参与核心项目,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术能力,通过承担重要项目设计任务,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这种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强化了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更为企业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创新团队,为持续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CR450蓄电池系统的成功研发,体现了长虹电源在轨道交通电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技术实力。下一步,长虹电源将持续深化智能化、轻量化技术研究,加快相关技术在新一代地铁、新能源汽车、工商业储能等领域的转化应用,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长虹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