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永临结合”铺就振兴路——四川康藏路桥公司以便道升级助力乡村发展
来源:雅安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近年来,雅安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四川康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创新实施“永临结合”模式,将施工便道改造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永临结合”模式,助力乡村路网提质增效。雅交建路桥公司打破传统施工便道“建后即拆”模式,采取“施工期临时使用+建成后永久保留”的“永临结合”策略。在国道318线名山段改建工程中,对原有村道进行拓宽、硬化及裁弯取直,新建标准化施工便道16公里,同步完善排水、安防等设施,确保便道与乡村路网无缝衔接。在石棉县灾后重建项目中,运用无人机测绘与BIM建模技术,精准匹配主干道与既有村道走向,实现路网科学布局,有效解决偏远山区“出行难”问题。

深化“便道+”惠民举措,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一是服务民生需求。在雨城区多营镇陆王村等区域,将施工便道改造标准提升至乡村公路等级,配套实施边坡绿化、边沟硬化等工程,雨季有效保护农田,惠及群众3000余人。二是赋能产业振兴。通过保留省道104线雨城段1公里便道,打造雨城至洪雅乡村旅游专线,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在“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项目中,将施工便道及弃土场改造为自驾营地,促进文旅产业增收。三是畅通物流通道。新建56条乡村便道衔接主干道,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20%以上,助力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扩销增收。

践行国企责任担当,构建长效帮扶机制。雅安交建路桥公司坚持“筑路为民”理念,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实施便民道路修缮、水毁工程修复等帮扶项目30余个。选派第一书记驻名山区车岭镇石堰村,推动2公里生产道路修复及产业帮扶;在项目建设中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人均年增收1.2万元。截至2025年4月,公司承建的50余个交通项目覆盖雅安全域,建成道路近300公里,累计新建及改扩建施工便道超35公里,覆盖6个县(区)、20余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惠及群众超10万人,节约地方财政资金超1000万元,带动区域经济年增长超2.3亿元。

下一步,雅安交建路桥公司将深化“施工便道+”模式,持续优化乡村路网结构,助力形成“交通+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永临结合”铺就振兴路——四川康藏路桥公司以便道升级助力乡村发展

来源:雅安市国资委 时间:2025年05月07日

近年来,雅安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四川康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创新实施“永临结合”模式,将施工便道改造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永临结合”模式,助力乡村路网提质增效。雅交建路桥公司打破传统施工便道“建后即拆”模式,采取“施工期临时使用+建成后永久保留”的“永临结合”策略。在国道318线名山段改建工程中,对原有村道进行拓宽、硬化及裁弯取直,新建标准化施工便道16公里,同步完善排水、安防等设施,确保便道与乡村路网无缝衔接。在石棉县灾后重建项目中,运用无人机测绘与BIM建模技术,精准匹配主干道与既有村道走向,实现路网科学布局,有效解决偏远山区“出行难”问题。

深化“便道+”惠民举措,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一是服务民生需求。在雨城区多营镇陆王村等区域,将施工便道改造标准提升至乡村公路等级,配套实施边坡绿化、边沟硬化等工程,雨季有效保护农田,惠及群众3000余人。二是赋能产业振兴。通过保留省道104线雨城段1公里便道,打造雨城至洪雅乡村旅游专线,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在“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项目中,将施工便道及弃土场改造为自驾营地,促进文旅产业增收。三是畅通物流通道。新建56条乡村便道衔接主干道,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20%以上,助力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扩销增收。

践行国企责任担当,构建长效帮扶机制。雅安交建路桥公司坚持“筑路为民”理念,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实施便民道路修缮、水毁工程修复等帮扶项目30余个。选派第一书记驻名山区车岭镇石堰村,推动2公里生产道路修复及产业帮扶;在项目建设中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人均年增收1.2万元。截至2025年4月,公司承建的50余个交通项目覆盖雅安全域,建成道路近300公里,累计新建及改扩建施工便道超35公里,覆盖6个县(区)、20余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惠及群众超10万人,节约地方财政资金超1000万元,带动区域经济年增长超2.3亿元。

下一步,雅安交建路桥公司将深化“施工便道+”模式,持续优化乡村路网结构,助力形成“交通+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国资国企
在线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