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资产总额达9.77亿元,增长27.7倍!
省国投公司实现从“接管”到“创造”
“十四五”期间
四川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聚焦主责、勇担使命
为深化国企改革、服务发展大局
贡献四川国资国企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
省国投公司的“十四五”答卷
聚焦主责主业
在实干中交出“高分”答卷

四川的答案之一,是推动专业化整合与平台化运作。“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国资委赋予四川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省国投公司)“省级国有资产托管重组整合平台”的功能定位。这一定位,使得省国投公司承担了一项“特殊功能业务”——担当全省国企改革“后卫队”与“特种兵”,深度服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五年间,省国投公司下属资产托管重组整合专业平台——四川省国投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国投托管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省国投托管公司资产总额达9.77亿元,较“十四五”期初增长27.7倍;五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65亿元、上缴财政2,000余万元,资产负债率始终控制在37%以内,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连续五年保持在117%以上。
这份答卷的背后,是省国投公司从“接管存量”到“创造增量”的路径探索与国企担当。
攻坚存量处置
在改革中彰显“后卫队”担当

深化改革,首先要卸下历史包袱。作为“省级平台”,省国投托管公司的首要任务,是高效承接并处置国企改革剥离的“低效无效”资产。这既是“经济账”,也是“社会账”。
“十四五”期间,省国投托管公司高效承接省级党政机关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任务,126户“僵尸”“空壳”企业全部完成市场化出清,上缴财政2000余万元,并稳妥安置职工百余人,有效盘活了沉睡的国有资产,守护了涉企家庭的安宁。在化解存量风险方面,省国投托管公司亦有创新实践。2025年初,面对某停工的民生项目,公司创新运用“共益债”方式注入专项建设资金,在破产程序中以法治化、市场化手段推动项目复工续建,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化解社会风险的双重目标。
培育新质增量
在转型中锻造“孵化器”功能

如果说处置“存量”是改革的“前半篇文章”,那么培育“增量”则是发展的“后半篇文章”。省国投公司深刻践行“功能业务+市场化业务”的双轮驱动模式,在“腾笼”(盘活存量)的同时,更在“换鸟”(培育增量)上下足了功夫。
“十四五”期间,省国投托管公司紧扣“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定位,从“不良资产处置者”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者”。通过直投和基金(含S基金)体系,为四川六大优势产业注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累计近3亿元的投资,已撬动市值超30亿元,综合IRR超18%。一批“硬科技”企业在平台的培育下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国内特种FPGA龙头成都华微(科创板)、军工级网络总线“隐形冠军”成电光信(北交所)、轨道安全“小巨人”交大铁发(北交所)……同时,平台还联合共建了芯火微测,填补了我省集成电路中试检测的产业空白。
输出“四川经验”
在服务大局中提升平台价值

五年的专业化实践,省国投公司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蜕变,更锻造了一套服务全省国企改革大局的“工具箱”。其独创的“优化孵化、整合盘活、处置变现、清算退出”四位一体模式,已成为一个高效运转的“资产医院”。
“十四五”期间,这套模式已开始对外赋能,一方面助力川投集团、川商投集团、川能投集团等省属企业清退“两非两资”,使其得以“轻装上阵”、聚焦主业;另一方面,主动对接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部属高校,整体承接校企剥离资产包,清退无效资产、孵化优质资产,将四川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这正是“省级平台”功能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从“做好自己的事”到“赋能大家的事”。
站在“十四五”的收官节点
回望省国投的“托管答卷”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
资产数字的倍增
更是省级平台
在国企改革浪潮中
坚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
的清晰路径
展望“十五五”
省国投公司将继续发挥平台功能
为全省国资国企
持续输出“托管智慧”与“托管力量”
来源:四川省国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