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10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四川“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成就。
五年来,四川有23项改革经验获中央改革办推广、55项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四川也是全国唯一连续五年入选年度改革特别案例的省份。
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杨立:一是聚力攻坚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谋划推进改革,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二是集成推进牵引性、深层次的特色改革。三是靶向瞄准优服务、惠民生的小切口改革。四是深入推进强党建、聚合力的赋能式改革。
“十四五”时期,四川积极探索、谋划推进了一系列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包括支持攀枝花、成都、宜宾、广安差异化改革试验和集成授权改革试点等。
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 宋光辉 :2023年初以来,省委先后两批选择天府新区等18个区域,开展集成授权改革试点,这也是全国唯一以集成授权名义开展的试点。2024年,第一批9个试点区域经济增速9.8%、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
“十四五”以来,四川先后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两轮改革,把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抓手。
省国资委副主任 张敏:实施了“1+6”重大专项改革,成功组建了蜀道集团、省生态环保集团、安逸酒店集团等一批大的企业和集团,实施了“1+8”重点领域改革,组建了6户省属国企、优化整合4户省属国企,是近年来四川国资国企领域涉及企业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标志性改革。
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改革任务以及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方面,四川同样取得了积极成效。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海蓉:联合重庆制定改革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推动建立川渝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创性改革成果。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董若洁:创新开展了市场准入“三朵云”改革。一是不断拓展优化营商环境“云地图”。二是推行经营主体“云迁移”。三是探索跨区域“云注册”,被国家发改委评选为“2025年全国优秀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