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真知灼见促发展,务实建言强信心。
“2024年,四川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天然气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国每100度水电有30度来自四川,每100立方米天然气有24立方米产自四川……”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油气田开发首席专家文绍牧接受四川观察记者采访,并用一组硬核数据展示了清洁能源大省四川的“绿色家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事油气田开发、新能源技术及管理工作近30年,今年全国两会,文绍牧关注的目光依旧聚焦在能源领域。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居全国各大盆地之首,累计探明储量7.5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文绍牧介绍,根据规划,力争到2030年,建成中国第一个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
千亿产能基地建设,将更加巩固川渝天然气生产在全国的地位。在他看来,尽管2024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已突破750亿立方米,千亿级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仍面临着天然气资源品质持续下降、油气央企矿权面积缩减、上产过程碳排放刚性增长、新增用地保障难度加大等问题。
对此,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保障高质量建设四川盆地油气能源供给战略基地的建议》。包括保障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主体的矿权稳定;加快油气地面项目用地审批周期;给予深层页岩气专项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支持力度等内容。
此外,文绍牧谈到:“四川盆地是国家战略腹地的核心承载区,拥有独特的地下空间资源优势。”对此,他建议鼓励油气企业积极推进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先导试验。包括强化顶层设计,按照近中远期分步推进、统筹利用好四川盆地地下空间资源;加大国家财政出资力度,支持战略储气库建设等,推动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