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广东铁投深度融合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省国资委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简称“广东铁投集团”)深度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锚定全省高速铁路建设核心主业,以“数字交通”“智慧铁路”战略为引领,将“铁路数字化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引擎,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铁路建设全链条深度融合。通过打造集工程调度、项目管控、数字工地、数字孪生于一体的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广东铁投集团已实现10个省管铁路项目、1010公里在建里程的全流程数智化管理,为省铁路事业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彰显省属企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智能调度平台构建“一屏通览”,多层联动强指挥

目前,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上线的47个子系统已经相继在广东铁投集团管内10个省管铁路项目、400余个工点推广应用,为近9000名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

一是深度融合平台各功能模块。通过打造“集团、项目、标段”多层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实现工程数据“一屏通览”,该平台可直观呈现全省铁路网发展现状、与国家铁路网的衔接格局、123小时高铁交通圈建设进程及高铁县域覆盖率等情况。

二是整合项目全量工程信息。该平台集中调度管理建设整体动态、重点实物工程、完成工程量及重难点问题,借助现场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所有工点开展全场景数字巡检,实时掌握各作业点人员配置与现场作业状态,实现“看得见、管得细、控得准”。

三是连通灾害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该平台实时接入台风、暴雨等灾害预警信息,按不同预警等级精准推送防控指令,指导项目落实对应防范措施,2024年以来累计发布预警300余次,保障项目施工平稳开展。

项目管控平台聚焦“关键环节”,精细管理提质效

铁路项目涵盖规划、投资、建设、验收等各环节,审批事项多,条线管理复杂,精细化要求程度高。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聚焦各环节关键数据贯通与业务协同联动,以数字化手段解决管理难题,提升管控效能。

一是提升审批效率。平台聚焦打通堵点难点,连通内部OA办公、财务共享等系统,推行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线上审批,逐步取代线下纸质流程。

二是优化工程组织。围绕投资计划、合同管理、验工计价等关键环节,在系统里形成日报、周报、月报,通过大数据分析推演工期安排,优化调整施工组织安排。

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平台搭建了全过程、全要素的工程资料、档案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图文识别、线上审批、电子签章、实时归档统计等功能,实现工程档案动态管理和电子化交付,目前累计上传电子资料18万余份。

智慧工地平台筑牢“安全防线”,实时监管保品质

广东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通过安全质量管理物联网及智能工装设备,连通一线工地相关基础设施设备,参建人员可通过“数字工地”移动端APP,随时随地掌控工地动态,构建起“人防+技防+智防” 的立体化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工地地质预报、围岩量测、线形监测数据等参数,截至目前监测数据243万条,开展数据智能分析、预警,2024年累计发出安全预警12000余次,成功规避坍塌、滑坡等重大风险,安全风险有效降低。

二是质量智能监测。平台对钢材、混凝土等十多类原材料实施全流程数据监测,加强建设过程要素和关键环节的留痕存档,其中隐蔽工程影像存档172.69万份,质量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三是落实销号管理。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隐患排查、质量监测等发现问题,系统跟进分级预警、督查督办、全程监督,累计排查处置隐患11352余次,其中重大隐患22起,平均整改时长从72小时缩短至18小时,隐患处置质效大幅提升。

数字孪生平台打造“虚实共生”,智融赋能促发展

广东省管铁路数字孪生平台依托完全国产化的BIM建模平台,构建虚拟数字空间赋能铁路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是建模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平台完成800余公里铁路参数化建模,入库标准化构件8400余个,在孪生场景下,BIM模型自动关联施工过程关键资料,实现从设计图纸到施工过程的全程溯源。

二是数据治理初见成效。通过构建统一数据中台实现跨项目、跨阶段数据治理,集成全省地理信息、工程模型和各工程系统等数据超300TB,让分散的“信息孤岛”转化为可复用、可增值的核心资产。

三是孪生全景助力规划。通过“一张图”可视化管理,动态呈现铁路建设运营全数据、全维度、全要素,为广东铁路“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未来,广东铁投集团将持续深化数智化在铁路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为广东铁路高质量发展铺就智慧快车道,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铁投力量。

广东铁投深度融合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省国资委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简称“广东铁投集团”)深度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锚定全省高速铁路建设核心主业,以“数字交通”“智慧铁路”战略为引领,将“铁路数字化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引擎,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铁路建设全链条深度融合。通过打造集工程调度、项目管控、数字工地、数字孪生于一体的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广东铁投集团已实现10个省管铁路项目、1010公里在建里程的全流程数智化管理,为省铁路事业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彰显省属企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智能调度平台构建“一屏通览”,多层联动强指挥

目前,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上线的47个子系统已经相继在广东铁投集团管内10个省管铁路项目、400余个工点推广应用,为近9000名现场管理及施工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

一是深度融合平台各功能模块。通过打造“集团、项目、标段”多层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实现工程数据“一屏通览”,该平台可直观呈现全省铁路网发展现状、与国家铁路网的衔接格局、123小时高铁交通圈建设进程及高铁县域覆盖率等情况。

二是整合项目全量工程信息。该平台集中调度管理建设整体动态、重点实物工程、完成工程量及重难点问题,借助现场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所有工点开展全场景数字巡检,实时掌握各作业点人员配置与现场作业状态,实现“看得见、管得细、控得准”。

三是连通灾害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该平台实时接入台风、暴雨等灾害预警信息,按不同预警等级精准推送防控指令,指导项目落实对应防范措施,2024年以来累计发布预警300余次,保障项目施工平稳开展。

项目管控平台聚焦“关键环节”,精细管理提质效

铁路项目涵盖规划、投资、建设、验收等各环节,审批事项多,条线管理复杂,精细化要求程度高。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聚焦各环节关键数据贯通与业务协同联动,以数字化手段解决管理难题,提升管控效能。

一是提升审批效率。平台聚焦打通堵点难点,连通内部OA办公、财务共享等系统,推行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线上审批,逐步取代线下纸质流程。

二是优化工程组织。围绕投资计划、合同管理、验工计价等关键环节,在系统里形成日报、周报、月报,通过大数据分析推演工期安排,优化调整施工组织安排。

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平台搭建了全过程、全要素的工程资料、档案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图文识别、线上审批、电子签章、实时归档统计等功能,实现工程档案动态管理和电子化交付,目前累计上传电子资料18万余份。

智慧工地平台筑牢“安全防线”,实时监管保品质

广东省管铁路数字化平台通过安全质量管理物联网及智能工装设备,连通一线工地相关基础设施设备,参建人员可通过“数字工地”移动端APP,随时随地掌控工地动态,构建起“人防+技防+智防” 的立体化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工地地质预报、围岩量测、线形监测数据等参数,截至目前监测数据243万条,开展数据智能分析、预警,2024年累计发出安全预警12000余次,成功规避坍塌、滑坡等重大风险,安全风险有效降低。

二是质量智能监测。平台对钢材、混凝土等十多类原材料实施全流程数据监测,加强建设过程要素和关键环节的留痕存档,其中隐蔽工程影像存档172.69万份,质量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三是落实销号管理。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隐患排查、质量监测等发现问题,系统跟进分级预警、督查督办、全程监督,累计排查处置隐患11352余次,其中重大隐患22起,平均整改时长从72小时缩短至18小时,隐患处置质效大幅提升。

数字孪生平台打造“虚实共生”,智融赋能促发展

广东省管铁路数字孪生平台依托完全国产化的BIM建模平台,构建虚拟数字空间赋能铁路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是建模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平台完成800余公里铁路参数化建模,入库标准化构件8400余个,在孪生场景下,BIM模型自动关联施工过程关键资料,实现从设计图纸到施工过程的全程溯源。

二是数据治理初见成效。通过构建统一数据中台实现跨项目、跨阶段数据治理,集成全省地理信息、工程模型和各工程系统等数据超300TB,让分散的“信息孤岛”转化为可复用、可增值的核心资产。

三是孪生全景助力规划。通过“一张图”可视化管理,动态呈现铁路建设运营全数据、全维度、全要素,为广东铁路“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未来,广东铁投集团将持续深化数智化在铁路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为广东铁路高质量发展铺就智慧快车道,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铁投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