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产品创新 提质增效——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钙盐”产品开发纪实
来源:川盐集团            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百味盐为先,盐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为菜肴增添风味上,更在于它对于调节人体健康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川盐集团作为四川省唯一国有食盐定点生产和批发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守护百姓“盐罐子”,坚定不移扛起了全省食盐安全稳定的大旗。在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中,集团旗下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四川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充盐化”)紧紧围绕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成功开发出以“钙盐”系列为代表的多款“健康、绿色、环保”食盐新产品,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深藏瑰宝,资源优势孕育先机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正好处于川中海相大盐盆的南充中心地带,地下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盐卤资源,尤其是富含天然钙离子的深层盐卤资源,深埋于地下2700至3000米的三叠纪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品质卓越的钙型岩盐矿,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天然钙型岩盐矿中弥足珍贵。

1958年,随着四川第一口采用现代钻井技术的岩盐深井钻至3000米,沉睡了亿年的丰富钙型岩盐矿资源,穿越深邃的地层重返地表。1968年,川盐集团前身四川盐务局筹建南充盐厂,标志着这一独特盐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式开启。南充盐厂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与资源优势,深入开展资源勘探与评估,详细掌握盐卤资源的储量、成分和分布情况,率先投入生产,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创造出了以“深井钙盐”为代表的一系列初代食盐产品,其知名度多年来稳坐川东北市场品牌影响力首位,为后续的产品升级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品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增效

随着盐改后市场食盐产品的进一步丰富和升级,生产企业如果不对产品和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升级,既不符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和国资监管的相关工作要求,又极大制约集团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实现。在创新改革过程中,南充盐化公司把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化产品要素保障作为当前和下一阶段较长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深井钙盐”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力和技术能力,南充盐化于2023年筹建创新研发中心,组建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围绕涉盐课题领域开展低钠技术、新型抗结剂、大颗粒盐等多个产品项目研发工作,同时引进HPD淘洗装置等先进外部技术,精确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成功提升了盐晶的粒度和纯度,相继推出“新版深井钙盐”“无添加深井钙盐”等产品,并完成“低钠版深井钙盐”“富钾钙盐”等特色产品研发。其中技改后的“新版深井钙盐”每100克含钙量高于180毫克,较初版产品含钙量提升50%;“零添加深井钙盐”中不添加亚铁氰化钾、柠檬酸铁铵等抗结剂,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低钠版深井钙盐”“富钾钙盐”使用了低钠技术,在保持风味的同时有效降低钠含量,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之际关注健康。

南充顺城盐化的制盐蒸发罐

“深井钙盐”系列产品被送往天津科技大学检测其“天然含钙分析及钙吸收功能”,试验结果显示,南充盐化生产的川晶牌“深井钙盐”产品天然含钙,长期食用钙盐,可在摄入食盐的同时,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钙,适宜儿童、孕妇、老年人及需要补钙的群体。2023年,以新版“钙盐”为主的“深井”系列食盐产品省内销量突破1万吨,单系列产品川东北市场占有率约50%。“深井钙盐”不仅在四川省内广受欢迎,还成功进入江苏、陕西等多个省外市场。

三、小切口大作为,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南充盐化“钙盐”产品升级助力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川盐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盐业体系的缩影之一。作为拥有74年历史的国有盐企,川盐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盐产业发展,拓展延伸相关产业,不断壮大盐业版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充顺城盐化职工自行设计组装反渗透RO膜离线清洗装置

对上补链,提升生产创新能力。积极布局上游产业链,围绕上游资源开展盐矿股权并购,全面完成和邦生物持有的顺城盐品49%股权收购工作,进一步强化盐矿资源保障能力。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生产端数字化升级,实施MVR技改、卤水净化、废渣综合利用等绿色智能改造,持续降低装置生产成本和单位产品能耗,切实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川盐集团携多种产品参加2024中国盐业全产业链博览会

中心强链,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产业合作,通过外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从生产端到应用端的盐产业链。集团与四川振兴产业研究院合作,聚焦技术创新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培等方向,推动盐产业装备技术升级和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加快南充数字化线上线下配销示范中心仓储建设,持续提升业务质效;通过全集团数字化平台和一线勤策系统,跟踪关键指标,监测产销端动态,不断提升产销业务链条的信息化能力。

向下延链,拓展多业务板块。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向盐化工、粮油、调味品、副食等多业务板块拓展,构建以盐为主的消费品生产销售体系。顺利完成中华老字号“全华”品牌的股权交接,并开展“全华”调味品复产建设工作,初步形成食盐、白糖等产品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配送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产品创新 提质增效——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钙盐”产品开发纪实

来源:川盐集团 时间:2025年08月29日

百味盐为先,盐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为菜肴增添风味上,更在于它对于调节人体健康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川盐集团作为四川省唯一国有食盐定点生产和批发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守护百姓“盐罐子”,坚定不移扛起了全省食盐安全稳定的大旗。在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中,集团旗下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四川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充盐化”)紧紧围绕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成功开发出以“钙盐”系列为代表的多款“健康、绿色、环保”食盐新产品,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深藏瑰宝,资源优势孕育先机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正好处于川中海相大盐盆的南充中心地带,地下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盐卤资源,尤其是富含天然钙离子的深层盐卤资源,深埋于地下2700至3000米的三叠纪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品质卓越的钙型岩盐矿,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天然钙型岩盐矿中弥足珍贵。

1958年,随着四川第一口采用现代钻井技术的岩盐深井钻至3000米,沉睡了亿年的丰富钙型岩盐矿资源,穿越深邃的地层重返地表。1968年,川盐集团前身四川盐务局筹建南充盐厂,标志着这一独特盐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式开启。南充盐厂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与资源优势,深入开展资源勘探与评估,详细掌握盐卤资源的储量、成分和分布情况,率先投入生产,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创造出了以“深井钙盐”为代表的一系列初代食盐产品,其知名度多年来稳坐川东北市场品牌影响力首位,为后续的产品升级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品创新,驱动发展提质增效

随着盐改后市场食盐产品的进一步丰富和升级,生产企业如果不对产品和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升级,既不符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和国资监管的相关工作要求,又极大制约集团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实现。在创新改革过程中,南充盐化公司把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化产品要素保障作为当前和下一阶段较长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策部署,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深井钙盐”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力和技术能力,南充盐化于2023年筹建创新研发中心,组建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围绕涉盐课题领域开展低钠技术、新型抗结剂、大颗粒盐等多个产品项目研发工作,同时引进HPD淘洗装置等先进外部技术,精确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成功提升了盐晶的粒度和纯度,相继推出“新版深井钙盐”“无添加深井钙盐”等产品,并完成“低钠版深井钙盐”“富钾钙盐”等特色产品研发。其中技改后的“新版深井钙盐”每100克含钙量高于180毫克,较初版产品含钙量提升50%;“零添加深井钙盐”中不添加亚铁氰化钾、柠檬酸铁铵等抗结剂,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低钠版深井钙盐”“富钾钙盐”使用了低钠技术,在保持风味的同时有效降低钠含量,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之际关注健康。

南充顺城盐化的制盐蒸发罐

“深井钙盐”系列产品被送往天津科技大学检测其“天然含钙分析及钙吸收功能”,试验结果显示,南充盐化生产的川晶牌“深井钙盐”产品天然含钙,长期食用钙盐,可在摄入食盐的同时,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钙,适宜儿童、孕妇、老年人及需要补钙的群体。2023年,以新版“钙盐”为主的“深井”系列食盐产品省内销量突破1万吨,单系列产品川东北市场占有率约50%。“深井钙盐”不仅在四川省内广受欢迎,还成功进入江苏、陕西等多个省外市场。

三、小切口大作为,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南充盐化“钙盐”产品升级助力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川盐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盐业体系的缩影之一。作为拥有74年历史的国有盐企,川盐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盐产业发展,拓展延伸相关产业,不断壮大盐业版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充顺城盐化职工自行设计组装反渗透RO膜离线清洗装置

对上补链,提升生产创新能力。积极布局上游产业链,围绕上游资源开展盐矿股权并购,全面完成和邦生物持有的顺城盐品49%股权收购工作,进一步强化盐矿资源保障能力。强化数字化赋能,推动生产端数字化升级,实施MVR技改、卤水净化、废渣综合利用等绿色智能改造,持续降低装置生产成本和单位产品能耗,切实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川盐集团携多种产品参加2024中国盐业全产业链博览会

中心强链,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产业合作,通过外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从生产端到应用端的盐产业链。集团与四川振兴产业研究院合作,聚焦技术创新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培等方向,推动盐产业装备技术升级和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加快南充数字化线上线下配销示范中心仓储建设,持续提升业务质效;通过全集团数字化平台和一线勤策系统,跟踪关键指标,监测产销端动态,不断提升产销业务链条的信息化能力。

向下延链,拓展多业务板块。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向盐化工、粮油、调味品、副食等多业务板块拓展,构建以盐为主的消费品生产销售体系。顺利完成中华老字号“全华”品牌的股权交接,并开展“全华”调味品复产建设工作,初步形成食盐、白糖等产品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配送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