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省通过科学调度控制性水库、提升山洪灾害科技防御能力,进一步筑牢汛期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展开水情会商,对8月上游来水流量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水库调度建议。作为岷江干流重要控制性水工程,紫坪铺水库兼具供水、防洪、发电等多重功能,面对主汛期防汛任务,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值班人员紧盯上游来水情况,做好水库精细化调度。
紫坪铺水库调度中心副主任 王兴平:当前我们仍处一个于高水位运行的状态,关注来水汛涝急转这种状况,如果出现这种较大的天气过程,我们会提前预泄腾库,预留足够的防洪库容来进行防洪,保障防洪安全。
通过预留库容,拦洪削峰,紫坪铺水库能够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而水库还兼具着供水、发电的重要任务,这对精细化调度提出了更大的考验。近年来,紫坪铺水库积极探索实行“汛限水位动态优化控制”机制,根据天气情况对水位进行动态调整。
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 赵阳:我们水库的汛限水位是850米(海拔),但是,我们根据来水的情况和下游的用水需求,我们在850米(海拔)附近,进行一个动态的控制,在来水比较好的一个情况下,我们(水库)在850(米)以下运行,在来水预期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在850(米)以上运行。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供水和发电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守牢大江大河防洪安全,我省还正在提升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的科技防灾能力。近日,位于绵竹广济镇凤凰村的水利测雨雷达站完成首次数据回传,X波段测雨雷达能够以每分钟360次的频率扫描天际,45公里探测半径内的降雨强度、范围、移动路径可以实时显现在终端屏幕上。
绵竹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工作人员 赵航:覆盖传统雨量站难及的无人区,组网后提供30米X30米高分辨率面雨量数据,让流域面雨量分析从模糊推断转向精确计算,提升预报精度。为群众转移、物资调度等争取黄金时间。
绵竹一半以上区域位于龙门山区,是山洪、泥石流高发区。该水利测雨雷达站投用后,沱江上游山洪预见期从6小时延至12小时,将为防汛部门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绵竹市水利局局长 杨和安:充分运用水利测雨雷达精准预报成果,联动气象、水文部门预警信息,依托防汛雨水情预警与指挥系统,构建“监测-预警-传达”快速通道。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在绵阳、雅安等地建成并投用一批水利测雨雷达,预计今年全省将建设73部,进一步筑牢水旱灾害防御“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