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繁 | 简 |网站支持IPV6
|
|||||||||||
“以前喂兔全靠‘人盯人’,天不亮就要去兔舍查温度、看饲料,一天下来腿都跑酸了。现在好了,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控兔舍情况,温度高了、湿度低了都会自动报警,省了不少心!”10月下旬,在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九子坡村四季鑫源兔业养殖基地,养殖基地饲养员李大姐一边熟练操作手机上的“智慧养殖平台”,一边向来访村民展示着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便利。这生动一幕,正是巴中联通以数智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九子坡四季鑫源兔业养殖基地整体鸟瞰图
九子坡村是巴中联通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也是全市“数字乡村”重点示范村。全村1300余名常住人口中,不少农户依托传统养殖增收,但“靠经验、凭感觉”的养殖模式,始终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人力成本高、效益难提升的困境。如何让“土产业”插上“数字翼”?巴中联通立足通信企业优势,将目光聚焦到村集体经济核心项目——四季鑫源兔业养殖基地,探索出一条“数字搭台、产业唱戏”的帮扶新路径。

兔业养殖基地兔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监测
走进养殖基地的兔舍,不同于传统养殖场的忙碌景象,这里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在中控室盯着屏幕。“你看,这组数据是兔舍的实时温度,稳定在18-22℃,正好是兔子最适宜的生长环境;那边的摄像头能清晰地看到每只兔子的进食情况,要是有兔子精神不振,平台会第一时间提示。”基地负责人指着“智慧养殖平台”界面介绍道。为破解养殖管理难题,巴中联通为基地量身打造了这套集成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智能预警功能的数字化系统,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或手机,即可实现对养殖全过程的“云监管”,彻底告别了“肩扛手提测数据、走厂串巷查兔舍”的传统模式。

兔舍实时监控系统
数字赋能不仅限于养殖环节,更延伸到了村级治理的“神经末梢”。在九子坡村党群服务中心,“数字乡村”平台的大屏上,除了显示村容管理、网格服务等信息,还实时同步着养殖基地的存栏量、生长周期、市场销售等数据。“通过两个平台的数据互通,我们既能给基地推送最新的养殖技术和市场行情,也能及时掌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动态,决策更有底气了。” 村党支部书记路华安说。这种 “智慧党建 + 产业发展” 的联动模式,让村级管理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了“村委搭台、企业赋能、农户受益”的良性循环。

四季鑫源兔业养殖基地“智慧养殖平台”
“一开始我们还担心学不会用不好,没想到联通的技术员手把手教,现在我不仅能自己操作平台,还能帮其他养殖户解决小问题。”村民王大哥的话道出了不少农户的心声。为让数智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巴中联通组建专业团队,通过村民大会集中宣讲、入户走访精准指导、现场演示实操教学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8场,覆盖农户200余人次,让越来越多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数字赋能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收益上。自2024年5月“智慧养殖平台”投用以来,四季鑫源兔业养殖基地的人力成本降低30%以上,管理效率提升50%,兔子存活率从原来的85%提高到98%,养殖周期缩短7~10天。截至2025年10月,基地已带动九子坡村村集体经济增收36万余元,解决当地12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2200元。如今,在九子坡村,不仅养殖基地实现了“智慧升级”,村民还能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查询惠民政策、办理医保缴费、反映民生诉求,数字红利正全方位惠及乡村生产生活。
“接下来,我们还要给‘智慧养殖平台’加‘料’,引入人工智能分析市场需求,帮基地精准调整养殖计划。同时,把九子坡村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帮扶村,让数字技术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巴中联通驻九子坡村帮扶干部表示。从传统养殖到智慧农业,从数字治理到民生服务,巴中联通正以数智力量为笔,在通江大地上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