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6000天!解锁能源保供背后的安全密码
来源: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近日,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下属阿坝片区色尔古水电站连续安全运行6000天,刷新阿坝片区安全生产周期纪录。

6000个日夜坚守,这座坐落于川西高原的色尔古水电站历经汛期洪峰、高温干旱、迎峰度冬等多重考验,以“零事故”交出安全答卷。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责任体系层层压实、“穿透式”安全管理落地、设备维保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的协同发力。

筑牢安全运行“压舱石”

自投产发电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贯彻集团公司各项安全工作部署,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持续深化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安全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黑水河流域电站上下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面貌,大家都把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巡检时要对照清单逐项核查,哪怕是一颗螺丝的松动都不能放过。”在色尔古水电站厂房内,正在开展设备巡检的运维班副班长冯仁军手持工具包,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对现场值守员叮嘱。

这种清单化、具象化、责任化的巡检模式,正是电站标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四大安全体系负责人带头包保至班组,通过“示范引领+培训指导”核心模式,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将安全管理要求精准传导至一线末梢。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班组“人机料法环”安全条件复核认证、推进安全生产“雷霆行动”“两专项一任务”等系列整治行动,靶向解决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结合流域实际,重点围绕水淹厂房、防洪度汛、森林草原防火等关键风险点,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以演促练、以练备战,提升全员应急处置能力,为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有限空间、起重、动火、高空等危险作业,开展风险分析和预控,严把过程安全关,构建事前辨识预控、事中管控落实、事后总结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以严管、严抓、严考核的硬举措守住安全底线,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拧紧安全保障“螺丝钉”

公司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将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工作置于优先位置,通过常态化、精细化的运维举措,提升运维保障效能。

每年紧抓枯水期检修“黄金期”,为保障检修工作高效推进,提前谋划制定详尽检修维护计划。系统梳理检修技改项目、遗留缺陷及疑难问题,明确检修目标并细化任务分工。在机组大小修期间,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对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核心发电设备,每个环节均精益求精把控。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实施检修工作“日计划”管控举措,精准把控开票、审票及操作全流程,通过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检修人员使其明确注意事项,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落实安全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强化检修作业全过程安全与质量监督。开展常态化日常督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要求闭环见效。

激活本质安全“新引擎”

6000天安全长周期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为本质安全注入的持久动力。近年来,公司以技术突破筑牢安全屏障,将科技赋能贯穿安全运维全链条,持续升级安全保障能力。

阿坝片区运维团队着力推进核心设备国产化更新,通过对色尔古电站2号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系统模块重组优化,破解进口设备“卡脖子”运维难题,此举有效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成为“双满意”主题实践活动中绿色技术创新的典型成果。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精准识别厂区边坡、线路隐患等问题,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大幅降低人工巡检风险与漏检概率。针对川西高原特殊环境与安全痛点,一系列专项技术创新落地见效,建成一键式泄洪预警系统,提速汛期防洪响应;研发半封闭主变压器室驱鸟装置,规避鸟类干扰引发的电气设备故障;创新消防水池季节自适应取水控制技术,破解枯水期消防取水难题,夯实本质安全。

锻造安全防线“硬脊梁”

自电力生产运维模式开启改革以来,阿坝片区落实电力生产“1+N”人才培养战略。深度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应知应会”专项考核锚定培养方向,依托创新工作室,多维度搭建技术孵化平台、畅通职业晋升渠道,激发员工潜能,构建起高效可复制的人才精育机制。推行分管副厂长下沉一线、班组长领头带教的新模式,配套A/B角多岗位锻炼机制,推动员工跨岗位学习、实现一岗多能,全面提升队伍适应性与战斗力。截至目前,阿水公司累计输送2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通过轮岗交流、导师带徒、技能竞赛、技术大讲堂等多元模式,为青年员工搭建成长阶梯,引导其聚焦现场实践,助力其实现理论与实操精准对接,熟练掌握核心专业技能。常态化开展周学习、月考试培训制度,以考促学、以学提能,推动专业能力持续升级,为安全防线锻造高素质“硬脊梁”队伍。

征程万里风正劲,乘势而上攀新高。6000天是安全发展的新起点,更是接续奋进的新鞭策。现场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安全运营质效,为公司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阿电力量。”

6000天!解锁能源保供背后的安全密码

来源:电建水电开发公司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近日,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下属阿坝片区色尔古水电站连续安全运行6000天,刷新阿坝片区安全生产周期纪录。

6000个日夜坚守,这座坐落于川西高原的色尔古水电站历经汛期洪峰、高温干旱、迎峰度冬等多重考验,以“零事故”交出安全答卷。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责任体系层层压实、“穿透式”安全管理落地、设备维保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的协同发力。

筑牢安全运行“压舱石”

自投产发电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贯彻集团公司各项安全工作部署,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持续深化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安全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黑水河流域电站上下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面貌,大家都把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巡检时要对照清单逐项核查,哪怕是一颗螺丝的松动都不能放过。”在色尔古水电站厂房内,正在开展设备巡检的运维班副班长冯仁军手持工具包,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对现场值守员叮嘱。

这种清单化、具象化、责任化的巡检模式,正是电站标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四大安全体系负责人带头包保至班组,通过“示范引领+培训指导”核心模式,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将安全管理要求精准传导至一线末梢。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班组“人机料法环”安全条件复核认证、推进安全生产“雷霆行动”“两专项一任务”等系列整治行动,靶向解决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结合流域实际,重点围绕水淹厂房、防洪度汛、森林草原防火等关键风险点,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以演促练、以练备战,提升全员应急处置能力,为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有限空间、起重、动火、高空等危险作业,开展风险分析和预控,严把过程安全关,构建事前辨识预控、事中管控落实、事后总结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以严管、严抓、严考核的硬举措守住安全底线,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拧紧安全保障“螺丝钉”

公司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源头治理,将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工作置于优先位置,通过常态化、精细化的运维举措,提升运维保障效能。

每年紧抓枯水期检修“黄金期”,为保障检修工作高效推进,提前谋划制定详尽检修维护计划。系统梳理检修技改项目、遗留缺陷及疑难问题,明确检修目标并细化任务分工。在机组大小修期间,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对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核心发电设备,每个环节均精益求精把控。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度,实施检修工作“日计划”管控举措,精准把控开票、审票及操作全流程,通过开展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检修人员使其明确注意事项,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落实安全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强化检修作业全过程安全与质量监督。开展常态化日常督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要求闭环见效。

激活本质安全“新引擎”

6000天安全长周期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为本质安全注入的持久动力。近年来,公司以技术突破筑牢安全屏障,将科技赋能贯穿安全运维全链条,持续升级安全保障能力。

阿坝片区运维团队着力推进核心设备国产化更新,通过对色尔古电站2号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系统模块重组优化,破解进口设备“卡脖子”运维难题,此举有效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成为“双满意”主题实践活动中绿色技术创新的典型成果。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精准识别厂区边坡、线路隐患等问题,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大幅降低人工巡检风险与漏检概率。针对川西高原特殊环境与安全痛点,一系列专项技术创新落地见效,建成一键式泄洪预警系统,提速汛期防洪响应;研发半封闭主变压器室驱鸟装置,规避鸟类干扰引发的电气设备故障;创新消防水池季节自适应取水控制技术,破解枯水期消防取水难题,夯实本质安全。

锻造安全防线“硬脊梁”

自电力生产运维模式开启改革以来,阿坝片区落实电力生产“1+N”人才培养战略。深度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通过“应知应会”专项考核锚定培养方向,依托创新工作室,多维度搭建技术孵化平台、畅通职业晋升渠道,激发员工潜能,构建起高效可复制的人才精育机制。推行分管副厂长下沉一线、班组长领头带教的新模式,配套A/B角多岗位锻炼机制,推动员工跨岗位学习、实现一岗多能,全面提升队伍适应性与战斗力。截至目前,阿水公司累计输送2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通过轮岗交流、导师带徒、技能竞赛、技术大讲堂等多元模式,为青年员工搭建成长阶梯,引导其聚焦现场实践,助力其实现理论与实操精准对接,熟练掌握核心专业技能。常态化开展周学习、月考试培训制度,以考促学、以学提能,推动专业能力持续升级,为安全防线锻造高素质“硬脊梁”队伍。

征程万里风正劲,乘势而上攀新高。6000天是安全发展的新起点,更是接续奋进的新鞭策。现场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安全运营质效,为公司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阿电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便民日历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