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2025年3月11日,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由四川省总工会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联合开展的“美丽四川·共添新绿”义务植树活动,在成都公园城市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国家储备林项目进行。作为四川省深化“天府森林四库”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标志性工程,龙泉山储备林项目以央地协作为纽带,正加速构建“生态屏障+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1日上午,四川省总工会与中铁二十三局领导共同为“四川工会·中国铁建职工林”揭牌。200多名职工挥锹培土、扶苗浇水,栽下楠木和香樟800余株。中铁二十三局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蔡晓斌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作为驻川央企,我们始终以“建设四川、服务四川”为使命,主动融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地方发展需求深度绑定,全力打造央地协作生态治理样板。”
龙泉山国储林项目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也是四川省在建的最大国家储备林项目。该项目由中铁二十三局承建,是该局“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拓展实践的关键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升整个龙泉山区域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对改善成都空气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美丽蓉城增绿增景,以及加强修复林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合理配置景观效果好的树种、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自2021年项目启动以来,中铁二十三局深入融入地方生态建设,以绿色“针脚”绣出公园城市底色,工程实施四年来成效显著:累计完成营造林22.5万亩,相当于为成都平原竖起1.5万公顷的“生态滤芯”;建成水蜜桃基地3800亩、油橄榄基地2500亩,让龙泉驿鲜果品牌焕发新生;同步推进苗圃基地740亩,为生态修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建成12公里林区道路、30万立方米蓄水设施、3座智慧管护房、3个固定样地、3个径流观测场、15个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微站等配套设置,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展望未来,预计到2051年,全山将建设、修复山林56.6万亩,维修道路123.11公里,扩建或修缮蓄水库容130万立方米,增加森林碳汇1622万吨以上,实现经济收益近69亿元。
同时,中铁二十三局锚定5万亩生态修复目标,推动龙泉山从“生态修复”向“生态增值”跨越。充分结合丰富的森林资源,将大力开发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项目,扩大种植规模,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铁建森鲜”特色品牌,致力于将龙泉山打造成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示范区,带动更多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对此,项目负责人翟森表示,“未来龙泉山不仅是成都市的生态屏障,更是市民的森林会客厅、农民的致富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