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日历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 |

网站支持IPV6

便民服务日历 智能问答 长者专区
蜀道集团:聚焦三大领域 赋能马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来源:蜀道集团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国有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近年来,蜀道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托底性帮扶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融入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产业帮扶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消费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带动等工作,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提升,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聚焦基础设施,打通发展堵点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基础先行。为破解马边彝族自治县“出行难、运输难”这一难题,蜀道集团所属蜀道矿业集团蜀能矿产公司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将基础设施帮扶作为托底性帮扶的重要内容,投资5800余万元,专项用于烟峰镇大风顶村“美丽乡村路”建设。

这条全长逾3公里的乡村公路贯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被称为当地群众出行、学生上学以及农产品和磷矿外运的“生命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蜀能矿产公司锚定“进场快、准备快、开工快”的目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坚持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建设,最终建成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工程。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配套建设高标准排水系统和安全护栏,既充分保障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又兼顾了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如今,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大风顶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不仅为当地村民山货运输创造了便利条件,也对周边10余家矿产企业形成良好辐射效应,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有力激发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活力,被当地群众誉为“致富幸福路”。

聚焦产业合作,深化地企协同

打造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蜀能矿产公司紧紧依靠蜀道集团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和行业背景优势,立足马边彝族自治县磷矿储量全国第四的资源禀赋,整合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推动“一厂一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累计完成投资16.63亿元,2024年实现营收5.95亿元,2025年全年预计超10亿元,带动矿产、材料上下游产业就业超1000人,走出了一条县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地方受益、群众得利”的多赢局面。

蜀能矿产公司磷酸铁锂厂作为省重点工业项目,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立项审批、建设投产工作,创造了同类项目的“马边速度”“蜀矿效率”。这座规划产能5万吨/年的现代化工厂,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更以“延链、补链、强链”之势,推动乐山绿色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工厂投产运营后,始终坚持贯彻“全员成本、全员安全、全员质量”的管理理念,扎实开展第二客户开发、供应链稳定、生产制造、产品研发等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并荣获2024年(第三届)新能源与新材料行业研讨会颁发的“全国磷酸铁锂行业新锐奖”,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蜀能矿产公司三号矿山是蜀道集团首个自主投建运一体的磷矿矿山项目,在蜀道集团矿业板块转型发展征程中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项目建设管理团队,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效完成了矿业权变更、探转采、安设批复、开工建设等重要里程碑工作。项目设计产能100万吨/年,预计年均产值超4亿元,年均贡献税收超2600万元。同时,蜀道集团积极推动与马边彝族自治县在黄家坪磷矿和犍为飞地园区等产业合作不断深化,着力构建地企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持久动力。

聚焦消费帮扶,畅通产销链条

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消费帮扶是连接城乡、促进供需对接的重要桥梁,更是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蜀能矿产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将消费帮扶纳入公司工会福利采购、食堂食材供应、职工节日慰问等常态化机制,持续拓宽马边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蜀能矿产公司始终秉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精准帮扶理念,全面梳理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精心编制《优质农产品目录库》,重点推介马边高山生态茶叶、传统工艺腊肉、野生竹笋、有机高山蔬菜等绿色健康农产品,同时,积极宣传当地独特的彝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公司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线下宣传活动等多渠道推广,吸引游客前往体验,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三年来,累计开展文化类活动30余场次,采购马边农特产品金额突破490万元,采购范围覆盖全县10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直接带动18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消费帮扶助力绿色健康的马边“土特产”走出小凉山,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许多彝汉群众感慨:“过去担心东西卖不掉,现在有国企‘托底’,我们底气足多了。”

未来,蜀道集团将始终牢记“国企姓党为民”本色和“民生始终为大”宗旨,加大产业联动、深化地企协同,为乡村振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以实绩实效为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贡献蜀道力量。

蜀道集团:聚焦三大领域 赋能马边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来源:蜀道集团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国有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近年来,蜀道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托底性帮扶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融入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产业帮扶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消费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带动等工作,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提升,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聚焦基础设施,打通发展堵点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基础先行。为破解马边彝族自治县“出行难、运输难”这一难题,蜀道集团所属蜀道矿业集团蜀能矿产公司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将基础设施帮扶作为托底性帮扶的重要内容,投资5800余万元,专项用于烟峰镇大风顶村“美丽乡村路”建设。

这条全长逾3公里的乡村公路贯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被称为当地群众出行、学生上学以及农产品和磷矿外运的“生命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蜀能矿产公司锚定“进场快、准备快、开工快”的目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坚持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建设,最终建成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工程。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配套建设高标准排水系统和安全护栏,既充分保障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又兼顾了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如今,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大风顶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不仅为当地村民山货运输创造了便利条件,也对周边10余家矿产企业形成良好辐射效应,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有力激发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活力,被当地群众誉为“致富幸福路”。

聚焦产业合作,深化地企协同

打造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蜀能矿产公司紧紧依靠蜀道集团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和行业背景优势,立足马边彝族自治县磷矿储量全国第四的资源禀赋,整合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推动“一厂一矿”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累计完成投资16.63亿元,2024年实现营收5.95亿元,2025年全年预计超10亿元,带动矿产、材料上下游产业就业超1000人,走出了一条县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路径,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地方受益、群众得利”的多赢局面。

蜀能矿产公司磷酸铁锂厂作为省重点工业项目,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立项审批、建设投产工作,创造了同类项目的“马边速度”“蜀矿效率”。这座规划产能5万吨/年的现代化工厂,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更以“延链、补链、强链”之势,推动乐山绿色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工厂投产运营后,始终坚持贯彻“全员成本、全员安全、全员质量”的管理理念,扎实开展第二客户开发、供应链稳定、生产制造、产品研发等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并荣获2024年(第三届)新能源与新材料行业研讨会颁发的“全国磷酸铁锂行业新锐奖”,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蜀能矿产公司三号矿山是蜀道集团首个自主投建运一体的磷矿矿山项目,在蜀道集团矿业板块转型发展征程中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项目建设管理团队,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效完成了矿业权变更、探转采、安设批复、开工建设等重要里程碑工作。项目设计产能100万吨/年,预计年均产值超4亿元,年均贡献税收超2600万元。同时,蜀道集团积极推动与马边彝族自治县在黄家坪磷矿和犍为飞地园区等产业合作不断深化,着力构建地企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持久动力。

聚焦消费帮扶,畅通产销链条

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消费帮扶是连接城乡、促进供需对接的重要桥梁,更是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蜀能矿产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将消费帮扶纳入公司工会福利采购、食堂食材供应、职工节日慰问等常态化机制,持续拓宽马边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蜀能矿产公司始终秉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精准帮扶理念,全面梳理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精心编制《优质农产品目录库》,重点推介马边高山生态茶叶、传统工艺腊肉、野生竹笋、有机高山蔬菜等绿色健康农产品,同时,积极宣传当地独特的彝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公司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线下宣传活动等多渠道推广,吸引游客前往体验,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三年来,累计开展文化类活动30余场次,采购马边农特产品金额突破490万元,采购范围覆盖全县10个乡镇、30余个行政村,直接带动18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消费帮扶助力绿色健康的马边“土特产”走出小凉山,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许多彝汉群众感慨:“过去担心东西卖不掉,现在有国企‘托底’,我们底气足多了。”

未来,蜀道集团将始终牢记“国企姓党为民”本色和“民生始终为大”宗旨,加大产业联动、深化地企协同,为乡村振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以实绩实效为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贡献蜀道力量。

附件
关联稿件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269号 邮编:61009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2 蜀ICP备1203265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智能问答

微信/微博

微信

微博

新媒体矩阵

四川省国资委
国资监管平台